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知识产权会计与信息披露研究
0.00     定价 ¥ 52.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6420799
  • 作      者:
    颉茂华
  • 出 版 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财富和经济繁荣的象征,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本书探索在知识产权会计价值核算和信息披露上单列知识产权项目,对知识产权进行正确计量,这有助于向报表使用者传递更为相关的信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获利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
作者简介

颉茂华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博导。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内蒙古人大智库专家,担任内蒙华电、内蒙开盛等多家公司独立董事与财务顾问。先后在《南开管理评论》《研究与发展管理》《产业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工程学报》《财务与会计》《系统管理学报》《财会通讯》等全国各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部分文章被《全国高校文科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内蒙古软科学项目与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5项。主要著作有《企业财务会计与内控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管理会计学:理论·实务·案例》等20部。荣获第五、第六、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首先阐述了有关知识产权理论背景和分析评价等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核算目前在我国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产权资产价值核算问题;接着分析了知识产权会计核算与披露的理论框架、披露的具体内容以及披露规则和具体核算方式,细化到记录时间、账务处理、信息报告等具体环节。最后论述了知识产权会计专题核算与披露问题,主要包括专利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研究、商业秘密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研究、商标会计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研究和著作权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财富和经济繁荣的象征,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推进。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研发费用要占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企业一旦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则享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这些指标的计算都是以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和依据的。但是在会计领域,知识产权的核算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进行较为简略的核算,自创知识产权存在着定价过低的普遍现象,会计信息披露上也未有具体的规范。为此,国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健全法律制度。2018年,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强调,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可以预见,未来智力资源和智力产品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重,这也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知识产权会计价值核算和信息披露上单列知识产权项目,对知识产权进行正确计量,将有助于向报表使用者传递更为相关的信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获利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知识产权会计的发展完善成为会计学者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然而,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尚未完善的环境下,没有针对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对其进行专门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知识产权仅仅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进行简单确认、计量和披露。首先,知识产权核算过于简略。按现行的无形资产准则,知识产权核算不单设账户,各项知识产权均是在无形资产账户下设二级或明细账户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也是列示在无形资产之下,这样虽然可以减少科目设置,简化核算,但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盈利的主要源泉,缺乏一级账户的简化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其次, 自创知识产权计价存在问题。①低估知识产权资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创知识产权涉及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种处理方式过于强调谨慎性原则,使最终形成的知识产权资产成本计量不完整,并不能反映开发过程中的全部成本,从而低估了资产。②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难以把握。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提出了五条标准,但这五条标准均属于定性标准,较难把握,这就为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再次,知识产权披露也存在问题。2010 年6 月30 日出台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1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首次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但也仅限于公司对商标、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技术等的变化情况及产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予以披露,即知识产权的披露更多停留于对取得时间、保护期等静态信息的披露,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情况、资产价值等动态变化的信息披露极少,对企业经营者应该披露什么内容、如何披露尚未做出明确规定。除此之外,相关准则规定和披露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a,导致企业对知识产权会计价值的信息核算不准确、披露不充分等,不仅削弱了知识产权价值核算的准确性, 浪费了信息使用者的搜集成本,也严重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如果知识产权信息披露不当, 显然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不适当的利益或负面性的影响,轻则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下跌,重则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处罚,甚至影响拟上市公司上市发行。此外,由于对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的披露行为缺乏统一规范, 导致不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存在差异,有可能造成不公平的后果。如果知识产权信息披露不当,必将影响甚至误导投资人正确认识和理解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资产状况与经营风险,也有可能引起媒体的质疑或渲染。特别是相关知识产权信息与第三方存在利益关系时,更有可能引起第三方的强烈质疑甚至投诉。

 

本书将通过分析知识产权会计理论基础和现有制度基础,构建一个包括假设、原则、标准、方法等要素的独立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对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完善知识产权会计的信息披露制度。本书的研究意义在于:

 

第一,构建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本书从会计的理论框架出发, 在现有关于知识产权会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构建包含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确认标准、计量方法等要素的独立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试图填补知识产权会计的理论空白,扩展知识产权会计相关理论, 同时为相关制度规范的出台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设计知识产权会计核算内容体系。目前,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核算入账时的价值计量方法不合理,会计学在对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各项无形资产的各自具体形成要素的分析、入账、确认以及计量上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实践需要。从理论上讲,会计学发展至今,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依然沿用有形资产计价原理,对知识产权的计价也不例外。因此,知识产权会计的基本原则依然以传统基本假设为基础,并成为知识产权会计核算的一般指导规范。本书以构建的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为基础, 对不同知识产权会计的确认标准,初始取得时间,确认和计量,后续的再确认和计量,知识产权摊销、转销、减值的账务处理进行系统的分析, 试图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会计核算内容体系。

 

第三,规范完善知识产权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研究大多基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模式大多是归纳总结企业在知识产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本书基于委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结合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原则、内容与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试图解决现行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为完善和规范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1绪论

1.1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2理论背景与分析评价

2.1 理论背景

2.1.1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2.1.2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2.1.3知识产权资产价值核算

2.1.4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

2.2 分析与评价

 

3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

3.1 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

3.1.1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的特点

3.1.2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

3.1.3知识产权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3.2 知识产权会计核算内容研究

3.2.1知识产权会计确认标准

3.2.2知识产权会计计量

3.2.3知识产权入账时间确定

3.2.4知识产权会计账务记录处理

3.2.5知识产权信息报告

3.3 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

3.3.1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3.3.2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需符合三个原则

3.3.3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方式

3.3.4对不同知识产权的信息披露

 

4知识产权会计专题核算与披露

4.1 专利会计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研究

4.1.1专利简介

4.1.2专利的范围

4.1.3专利的特征

4.1.4专利会计核算内容

4.1.5专利信息披露

4.2 商业秘密会计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研究

4.2.1商业秘密及信息披露的背景

4.2.2商业秘密包含的范围

4.2.3商业秘密的特征

4.2.4商业秘密的核算

4.2.5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冲突

4.2.6协调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建议

4.2.7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秘密保护

4.3 商标会计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研究

4.3.1商标权简介

4.3.2商标权的本质

4.3.3商标的作用

4.3.4商标权的特征

4.3.5商标权的核算规定

4.3.6商标权核算问题及其对策

4.3.7商标权的初始计量

4.3.8商标权的后续计量

4.3.9商标权的转让

4.3.10商标权的信息披露

4.4 著作权

4.4.1著作权简介

4.4.2著作权的特征

4.4.3著作权会计核算内容

4.4.4著作权信息披露的内容

4.4.5著作权信息披露方式

4.4.6完善著作权信息披露

4.4.7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4.4.8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限制:以合理使用为视角

4.4.9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与限制的利益平衡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