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万个辅导案例经验的教子工具书,全国百万家长深度学习的教育干货
如何培养出杰出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如何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父子、母子、父女、母女之间的关系建立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在这个容易焦虑的时代,如何成为硬核父母?本书作者结合10多年的研究实践,在家庭教育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各种关系模型,深刻分析了各种消极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并结合了中国文化与家庭的实际,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父母对于男孩和女孩成长的不同影响,针对教养过程中诸多有共性又棘手的话题,用鲜活的案例予以解读,现场感十足。
要远离焦虑,就做硬核父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 俞国良
AI时代到来,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正面临着生存压力和情绪焦虑。为人父母,我们体恤到生活的不易,都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变成了压力的来源之一。AI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未来型人才一定不是“一”字型人才,知识博而薄,也不是“1”字型人才,知识深而窄,而是“十”字型人才,知识与专业相互交融,能够在交点上
创新。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又该如何更新理念和方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未来型人才呢?也许AI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高难度的逻辑运算、大信息量的学习记忆,但它无法替代我们去感受、去处理情绪、去体验意义与价值感。我们生而为人,何以为人?这不是知识信息逻辑计算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人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教会孩子知识,而是教给他们生存与学习的能力,比如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从而形成稳定成熟的人格与心智。所以,时代在飞速前进,父母们要与时俱进。家庭教育是双向交流、互相影响的过程,愿我们都能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注重与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多核更硬核的养育者及教育者。
本书作者及其团队十几年间专注于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及实践,其所提供的清晰的理论框架、丰富的案例分析与实操示范等,符合学习规律的内容设计,符合AI时代的读者的学习与认知规律,有助于读者树立养育的信心和正能量。本书也将从多个维度帮助读者应对并化解教养焦虑,把你逐步锻造成为AI时代的硬核父母
序言? 要远离焦虑,就做硬核父母
引言? 硬核父母需要修炼“智仁勇行”
第一章? 编织过硬的亲子关系网
016? 父子关系:造就坚毅果敢的男孩
025? 母子关系:伟大的母爱是得体地退出
038? 父女关系:父亲决定了女儿的幸福指数
049? 母女关系:把更耀眼的位置留给女儿
第二章? 硬核父母的硬功夫:沟通的艺术
064? 用心倾听
084? 真实的表达
092? 好好说话
103? 高品质的共情
120? 争吵的艺术
第三章? 硬核父母的软实力:与情绪共舞
140? 身心合一的体验
149? 调伏七情六欲的法门
159? 压力与身体的对话
169? 做不焦虑的父母
185? 积极情绪的力量
第四章? 硬核父母的硬装备:智仁并举的方法论
206? 表扬:让你的语言成为孩子的勋章
216? 鼓励:你是孩子一生的充电器
231? 批评:良药未必苦口
241? 惩罚:一种成长的仪式
258? 积极心智:构建心灵的地图
269? 积极暗示:把孩子催眠成“超人”
第五章? 硬核父母的千里眼:未来教育的大趋势
289? 培养进化的生物人
300? 唤醒快乐的本能
307? 锤炼精良的心理韧性
读后感? 非硬核,不生存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本书符合AI时代的读者的学习与认知规律,有利于读者树立养育的信心和正能量。本书从多个维度帮助读者应对并化解教养焦虑,把你逐步锻造成为AI时代的硬核父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俞国良
我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无非不忧不惑不惧,这本书将生活案例结合科学知识,能指导初为父母的你进行实践。
——清华大学心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喻丰
常说少年强,少年何以强?唯有父母强,才有少年强。拥有“硬核”力,父母才能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振韶
本书别出心裁,结合了中国文化与家庭的实际,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父母对于男孩女孩成长的不同影响,针对教养过程中诸多有共性又棘手的话题,用鲜活的案例予以解读,现场感十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专职讲师,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班特聘讲师孙大强
本作品所传递的时代感、人文气息、趣味性和励志精神,不仅为硬核父母的自我发现提供了坚实理论,也为孩子的自我成长提供了精神钙片,还为孩子与父母进行或保持有效沟通、理解父母提供了多种通道。
——犹太母亲沙拉
在这个充满了激烈竞争、世俗成功观、攀比心态等相交织的时代,家长养育孩子焦虑重重,他们过度关怀孩子,把孩子养成了“草莓族”“巨婴”“啃老族”。我们要成为硬核父母,就需要本书所提供的五项修炼,以强大的内心接纳孩子,还给孩子主体地位。
——接纳力实证研究者海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