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课题,新解答
新时代要着力研究、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呢?本书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具体问题,联系实际、研几析理、解疑释惑,努力讲全、讲透、讲实,全面准确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推动全党全社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
★精选了30个非常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进行了生动解答
作者通过调研、研讨,对“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个伪命题、‘权大还是法大’是个真命题”等进行生动解答,通过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让读者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想、所问、所答,理解其非凡洞察力、坚定政治定力、强大思想魅力。
★直面难题、解疑释惑
全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通俗易懂,逻辑严密,带着问题不断学习找差距,能够将很多问题不断进行整改,并且落实到位。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强调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善不善于发现问题;强调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直面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用30个问答集中回答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认识问题,阐释深入浅出,内容通俗易懂,旨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如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深入领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读物。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 年11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由此“中国梦”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字眼、街谈巷议的话题,举国上下都在热议。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声。但是,“中国梦”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包含着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需要认真领会。
提出“中国梦”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得到了全党的热烈响应,被视为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但也要清楚,理论创新必然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还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梦”的提出只是这个理论创新过程的起点,而不是最终完成。因此,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要概念化,不要固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具体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把理想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需要。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但如何能落到实处呢?最根本的是要与每个人的追求结合起来,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努力,都能提供正能量。“中国梦”的提出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这体现了大梦与小梦的结合,把大梦的实现建立在个人实现小梦的坚实基础上,便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亲和力。
二是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的需要。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要抓住的这个根本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既内涵深刻,又通俗易懂,能够引起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共鸣。“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党的文风、学风、会风的转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有力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掌握群众。三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需要。2014 年2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时指出:“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 中国梦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这就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找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哪些异同?
几乎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同时,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争取连任的竞选演说中也谈到美国梦。由此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什么关系?“美国梦”提出的时间较早,大约是在20 世纪30 年代初由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提出的。而“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和使用相对较晚。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梦在前,中国梦在后,中国梦显然是对美国梦的模仿。其实,“中国梦”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却是早已客观存在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着重大区别。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来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美国梦的基本内涵,也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言:“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前者的核心理念是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后者的核心理念是个人权利至高无上。但是中国梦是不是同美国梦根本对立、针锋相对的呢?或者说,提出中国梦,就是为了同美国梦对着干,打败美国梦呢?不能作这样的理解。2013 年6 月7 日,习近平主席在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说:“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我们并不否认美国梦也是世界各国的美好梦想之一,中国梦尽管与其有区别,但也有相通的地方,即人民幸福这一根本目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是以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幸福为基础的。我们既然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当然也就应该承认其他国家人民追求美好梦想的合理性。
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关系?
关于我们的理想目标,党的十八大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由此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个什么关系?有些人理解,实现中国梦是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的第三步目标。这样的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现在讲中国梦就显得好高骛远。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第一章 同心共筑中国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认识问题?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003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 010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 017
如何理解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025
为什么说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032
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041
如何认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 050
如何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057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067
第二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认识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 081
五大发展理念为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 088
如何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097
如何理解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 105
如何认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115
如何认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124
第三章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认识问题?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1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在哪里? / 144
为什么说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 / 155
如何理解我国新型政党制度? / 165
为什么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个伪命题,“权大还是法大”是个真命题? / 175
第四章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有哪些认识问题?
为什么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187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97
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207
如何正确认识和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 217
如何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 224
第五章 打铁必须自身硬——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哪些认识问题?
如何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长期执政? / 235
为什么说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246
如何增强“四个意识”? / 255
如何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统一? / 266
如何认识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 274
后 记 / 283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