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
——展现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年群像
——讲好中国基层奋斗青年们的时代故事
什么才是青年应有的品格?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青年们正在书写怎样精彩的人生诗篇?本书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生动讲述了一群以“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为代表的,有理想、有信念、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新青年群像。作者《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整理大量一手采访资料、当事人叙事资料,生动讲述了六个青年个体及团队怀揣理想、扎根基层、克难攻坚、砥砺奋斗的青春故事,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扶贫一线的优秀基层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天地间的农大科研团队、来自边疆回馈边疆的古丽加汗、在平凡中恪守信念的朱启平、在智能交通领域克难攻坚的何睿斯团队以及致力于乡村公益事业的林炉生。他们用实际行动奏响了新时代长征组歌,用青春活力、知识与创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时代青年的六大使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为我们的新时代写下亮丽注脚。
第1章
总有人要回来
——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黄文秀
青春关键词:“勇于担当”
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未来整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
回去,没有丝毫犹豫
“晚上有暴雨,现在回村不安全,明早再回吧?!”6月16日晚,父亲劝她。
“明天一早开会,怕赶不及。”连日的暴雨将村里的灌溉水渠被冲断,要尽快解决灾情,她得赶上第二天的扶贫工作会议。
她清楚,她是扶贫一线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
*****
去年6月2018年6月,乐业进入雨季,她在日记中写道:“通往乐来的路段发生塌方,情况非常危急,凌云有一户6口人家不幸被埋入土中。田林县有地方楼房倒塌。我知道消息后,马上联系村支书,让其时刻关注百坭村情况,这个周末过得十分紧张。”
6月14日,周五。文秀是女儿。
忙碌许久的她终于决定回家看望身患癌症、接连做了两次手术的父亲。从百坭到田阳的父母家,几近200公里,路不好走,也不是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去。她一回家,便做饭、喂药,做女儿该做的。
6月16日12:47。文秀更新了一条朋友圈。
“今天恰好是父亲节,这算是老头子的父亲节礼物吧。节日的意义在于纪念,同时又要懂得反思和总结。每年定期带家人做次体检吧,尤其肝功这一块,平时自己也可以买鸡骨草、岩黄莲煮水喝,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不再是吃顿好的早睡一点就能恢复了。”
赶回村里。
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妈妈煮的热饭菜,文秀嘱咐家人“照顾好爸爸”,叮嘱“爸爸要按时吃药”,便独自一人匆匆开车上路。
暴雨引发山洪,阻隔了道路。
“我正在赶回来。一定要随时关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途中,她特意给村“两委”干部打电话,叮嘱安排好百坭村的防汛救灾工作。
电闪雷鸣。公路水漫。塌方。
“好危险!”
“赶紧调头!注意安全!”
“不要赶夜路!”
深夜,文秀在工作群里发了一条山洪咆哮的视频,同事纷纷劝阻。
6月17日凌晨1时许,文秀发给哥哥一段洪灾视频。
“我被山洪困住了。”
“雨越来越大。”
“两头都走不了。”
“前面有一辆车被水冲走了。”
……
6月17日凌晨两点多,再联系。
关机,失联,揪心,祈福,忐忑,等待,期盼奇迹。
一天之后,噩耗传来——
2016届广西优秀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黄文秀同志,女,1989年4月出生,百色市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现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于6月16日晚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遇到山洪冲走了搭乘车辆,经多方搜寻,最终不幸确认遇难。
30岁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这个夏天,无数国人为之动容。人们记住了那个青春女孩——黄文秀,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
前言
第一章 总有人要回来
——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黄文秀
第二章 天地一农人
——续写曲周新篇的农大学子们
第三章 归去来兮
——追梦筑梦的古丽加汗
第四章 平凡的恪守
——朱启平与他的学生们
第五章 青春加速
——何睿斯“高速移动信道”攻坚团
第六章 重建“桃花源”
——返乡做公益的林炉生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