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辽州望族沉浮录
0.00     定价 ¥ 3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7860017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u 古辽州的风雨往事,独具韵味的图像解说,珍贵的史料解读。

u 古辽州偏居于太行山深处,千百年来,无数的家族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活剧……《辽州望族沉浮录》中的故实,常常让人感到一种温暖、期望。这种绵绵不断的期望、温暖构成了“家风”,形成“村风”“民风”,进而影响了辽州乡土,成为辽州潜在的文化品格。

u 乡愁让我们有更多的根性认同,关注乡土,不要让乡土“失忆”。

 


展开
作者简介

     星河公益基金会由北京星河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的。资金会成立后,一群志同道合的“辽州人”组成了星河文库编写组策划编写“星河乡土文库”,其目的是为深度挖掘辽州历史上精彩的人文往事,以此激励后人铭记乡土文化精髓,更加自觉地爱乡爱国,书写人生精彩画卷。

 

      刘红庆,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左权县。长期从事民间音乐研究,著有《向天而歌——太行盲艺人的故事》(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左权:一团奔突的火》(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佛心学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诗画情缘》(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导盲犬之梦》(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该书以太行边地左权县的“辽州望族”为线索,从古籍史料、民间家谱、淳朴民风民情中寻找蕴藏于左权地域文化中独特的品格:流淌其中的“精英标准”与“民间习俗”交互共荣,成为辽州人的根性血统,进而成了太行山精神的重要组成。关于辽州望族的考察,可能只是关注到了左权文化的一小部分,但其中回望乡土、绵绵乡愁是向青年一代辽州人的召唤:关注乡土,不要让乡土“失忆”。

 


展开
精彩书摘

            序 言

            刘廷儒

      虽然多次听闻乡下故事,但读《辽州望族沉浮录》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很多年来,很多人思考过“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各有各的答案。但是,今天的左权人是怎么来的?几乎每个生命都有一段比自身生命更为漫长的家族故事。这个故事构成了一个“乡谊”的网,把每一个左权人编织其中,形成我们共同的“乡愁”。

      听编著者说,在乡下采访,他们发现了几处规模宏大的“墓园”,尤其是车道拐刘家墓,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广。本来,家谱、墓园、宗祠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的根性文化,可惜 20 世纪以来经历各种动荡,这种文化遭到了破坏,不少年轻人感受不到“祖宗崇拜”的实际意义了,于是出现了“无根人”这样一个新词语。但是,在乡下,尤其随着年纪的增长,“寻根问祖”依旧是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之一,那我们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意义上的结晶。

      当然,我们无法在这样的一个篇幅中,穷尽所有的家族。但是能受到关注的家族,各有其所处年代的代表性。这些家族之所以成为“望族”,是在家族发展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了能担当振兴家族责任的人。

      无论北街槐树院孟家、东乡西五指杨家,还是从城而乡的马家,能出进士,需要几代人的积累。那么,一个家族的兴旺,扛鼎之才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聪慧、机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敦厚”和“坚持”。没有这样的品行,一个家族很难团结向前走。西关旗杆院刘瑶,南街赵琛、温显名,都是家族中的中流砥柱 , 在行文间,作者流露出的褒奖,就表明了一种态度。我希望年轻的朋友们在更大的人生舞台上,秉承好山里人的这种品行,在集体中发挥出个性的光芒!

      我们没有写到的家族,主要是手头资料有限。希望有更多对家族谱系研究有兴趣的朋友,汇聚到星河乡土文化的研究旗下,将来的辽州家族史研究必将以更丰富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是为序。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