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653838
  • 作      者:
    闫芳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闫芳,1982年10月生,河南太康人,中共党员,硕士。现供职于周口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家庭教育学”“数学思想与方法”等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近年来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对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鉴于此,笔者编写了《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一书,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今后研究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共分六个部分,重点对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创业教育与应用型高校内涵和特征,为全面认识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第一章为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论述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我国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对主体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以及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三章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精神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四章为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对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外部支撑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第五章为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对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科学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1.完善高校创造性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存在着创造性教育成效不佳的情况,从整体来看,都存在着管理欠规范、创造教育思想因循守旧的问题,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在创造性教育上要明确创造性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新创造性教育人才的培养理念,不仅把创造性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创新就业能力的提高,更应该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的高校已经在逐步开设创造学的课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结合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要重视对国际上创造性教育的吸收和借鉴。如麻省理工学院1948年就开设了“创造性开发”相关的课程,随后国外其他大学纷纷效仿,截至1979年,美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有相关的创造性课程,随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对于现在我国的创造性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学生要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理念。这是因为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创造性思维是由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相结合培养出来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显然不是这样,部分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理论和实际严重的脱节,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早已将自己所学的创造性思维抛到一边。另外,即使是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也因为教学时长的关系,不能做到十分完备。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学生在面对所开设的学习科目的时候都应该积极主动地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再思考,进而得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要珍惜和充分利用自己的试验机会,在实验中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在实验中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对于文科生来说,要做到熟练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学习,进而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虽然学生身处学校,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机会和社会接触,因此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于高校来说,就要搭建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平台,从而确保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社会、行业和市场中去操盘练手。如创办大学生创业园,给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创业机会。大学生创业园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首先,它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平台;其次,它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堂、创业实践的大本营,是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最佳舞台。因此,高校和政府社会机构应该积极地致力于学生创业园的建造,并通过大学生创业园的信息反馈,与社会金融服务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校友联合会等机构进行联系沟通、协作,共建高校、社会、政府等方面良性互动链的创业服务性的科学化系统,提升创新创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形成和谐、有力的社会支撑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另外,高校也可以建设互联网中“中小项目交易平台”,可以使企业需求与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良好的相互对接,实现互惠互利,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把校外科技研发和创业合作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创业服务基地,注册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及认证,鼓励和支持有创造科技特长和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组成团队去承接企业需求的中小项目研发和营销等市场经济活动。
  总之,高校学生要抓住机会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其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素质的差异,主要是由高等教育自身的改变造成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但高等教育生源的质量却在不断下降,其所招收的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导致高校学生本身的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则是因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学习,其本身对于教育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初次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因为自身对于自我的定位和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人大学二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对于自身和未来都开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培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创业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创业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 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
第四节 应用型高校的特点

第一章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第二节 我国创业教育现状
第三节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体教育理论
第二节 个性教育理论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第三章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节 创业意识
第二节 创业意志品质
第三节 创业能力
第四节 创业精神

第四章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
第一节 课程体系
第二节 师资体系
第三节 制度保障体系
第四节 外部支撑体系

第五章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第一节 建立以实践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节 搭建“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持系统
第三节 构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