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心连心一家亲:广西民族团结知识读本(农民版)
0.00     定价 ¥ 3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6372634
  • 作      者:
    胡牧君,郝国强
  • 出 版 社 :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玉时阶(主编),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原主任。 胡牧君、郝国强(编著者),广西民族大学讲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弘扬广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广西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建成广西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广西民族出版社原社长朱俊杰编审、覃琼送编审组织策划了《心连心一家亲:广西民族团结知识读本》丛书,分为农民版、社区居民版、青少年版、干部版。
展开
精彩书摘
  《心连心一家亲:广西民族团结知识读本(农民版)》:
  村寨内建有高耸的鼓楼,四周布满鱼塘。有的寨子还把粮仓建在鱼塘上,既可防火,又可防鼠。鼓楼是侗族一个寨子或一个族姓的标志,是村民议事和文化娱乐的中心。如全村同一姓氏,就共建一座鼓楼于村寨中心;若是寨内数姓杂居,则各姓氏所聚居的中心分别建鼓楼。鼓楼是宝塔式的亭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为四方形的殿式建筑;上半部则是重檐斗拱,一般呈四面流水形或六面流水形,也有呈八面流水形的。鼓楼由下而上依次缩小,呈宝塔状,层数大多为奇数,三五层至十几层不等,一般都高于全村所有的房屋。著名的三江马胖鼓楼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桥。桥梁大都建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桥梁种类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以长廊式风雨桥最为著名。风雨桥的整个建筑为石墩木身结构。风雨桥分为桥墩、桥身和桥顶三个部分:桥墩以青石加工后垒砌而成,不用一点钢筋水泥;桥身以木头凿榫穿枋衔接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桥面以并排的数根木头为底,上铺木板;桥顶用木头竖柱立架,盖以青瓦,与桥面形成能避风雨的长廊通道。桥上建有亭台楼阁及栏杆坐凳。桥内各顶梁与排枋上均雕刻或绘有飞禽走兽等各种图案作为装饰。风雨桥既是侗民通行的要道,挡风避雨的场所,又是他们休息娱乐的好去处。侗族桥梁的建筑规模因河流的宽窄而有大有小,结构有简有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江程阳风雨桥。
  侗族有唱歌、演戏之俗,故有近百户人家的村寨除修建鼓楼外,还搭建戏台。戏台形似鼓楼,一般分为两层,每层高约2米。上面的一层为舞台。戏台前建有岩坪,以青石板铺成,为观看演出的场地,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休息乘凉之处。
  侗族一般不饮用河水。每个村寨旁和茶亭附近都有泉眼,村民常用大石板将泉眼围成水池,俗称“石井”。井上盖一块大石板,用以遮住雨水和随风飘落的树叶、杂草,以保持泉水清洁。较大的石井还修建井亭,亭柱上常常挂着一排排竹筒做的竹杯或竹瓢,供来往行人取水饮用。亭内设有木板长凳,可供行人小憩。
  侗族家家户户都选通风向阳、光照充足、靠近村寨的地方搭架,用以晾晒禾把或黄粟、糁子等,俗称“禾晾”。禾晾高约4米,每排由两根杉木柱与两块穿枋构成,中间横穿一二十根活动的圆木,可取下,可安上,十分方便。
  侗族建房不用图纸。建筑师傅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符号,代代相传,沿用至今。建房前,建筑师傅把房屋的柱子、大梁、檩檐等用一种特定的图形来表示,并将这些图形与相应的尺寸全部绘制在由半边竹片做成的“香杆”上。“香杆”的制作是有讲究的,其长度需根据房屋的高矮而定,一般与所建房屋中柱的长度相当。在建房过程中,木匠师傅只要把“香杆”往木头上一放,一根根柱子、檩、檐很快就被截割出来了。
  侗族一家建房,全村相帮。建一栋房一般需要近百根粗大的杉木,这些木料全由左邻右舍帮忙到山上砍倒树木并扛回。房子上梁、盖瓦和进新房的那天,远近的亲朋好友闻讯到场,主家杀猪备酒饭招待到场的亲朋好友。
  ……
展开
目录
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概况第二章 广西的世居民族第三章 广西世居民族聚居的特点第四章 广西农村各民族的传统习俗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