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思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以及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否被国内社会工作者及服务对象认同?怎样实现专业社会工作“落地”过程中的调适及创造性转换?本土资源中展现的儒家道德与西方社会的伦理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又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的回应也就构成撰写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探讨的初衷。
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主要涵盖理论伦理、技术方法和实务模式三大方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与实务》中的12个案例是在社工实操和素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理反思,按照理论、方法、实务模式和本土化路径的逻辑来编写,探讨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在本土社会环境和社会福利政策环境下的作为空间和制约因素,进而丰富和完善本土社会工作发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