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要研究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策略以制定合理应对技术进步的版权制度,必然有助于鼓励作者创作出新作品,从而推动整个版权产业的发展。
本书先从理论视角考察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历史,探讨版权法与技术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厘清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化立法者、司法机构与一般社会公众有关两者之间理论关系的正确认知。又从实践视角归纳了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出了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基本方略,并专门针对我国第三次版权法修订中涉及的技术进步的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版权法改革框架,为我国版权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前言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基本概念界定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5本书创新之处与不足
2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理性选择
2.1正确理解技术及其发展特征
2.2遵循版权产业演进的规律性
2.3认清版权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实现方式
2.4动态维系版权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3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失灵与异化
3.1版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3.2忽视社会公众版权法认知偏误
3.3威慑执法措施调整社会规范的无效性与反作用
3.4版权法变革的公共利益价值缺位
3.5借由隐喻解读版权概念的局限性
3.6版权法未能及时应对技术进步
4版权法应对技术进步的基本方略
4.1采用基于实证数据的政策制定方法
4.2区别对待具体技术及其发展阶段
4.3遵循版权制度变迁的规律特征
4.4关注社会公众的法律遵守意识
5我国第三次版权法修订中的基本方略运用评析
5.1采用基于实证数据的政策制定方法运用评析
5.2区别对待具体技术及其发展阶段运用评析
5.3遵循版权制度变迁的规律特征运用评析
5.4关注社会公众的法律遵守意识运用评析
6研究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