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沈谦益古中医传讲录——一位民间中医传承者的医道独白
0.00     定价 ¥ 4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758795
  • 作      者:
    沈谦益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沈谦益,民间中医昆仑派传人,又得到多位民间中医华佗派前辈的指点。临床上以三元色脉统御识证、遣药、用针,灵活运用简易、变易、不易之古法,以精简的中医治疗方法从事临床多年。

展开
内容介绍

   《沈谦益先生古中医传讲录》为民间中医沈谦益先生在多个场合的讲稿集结。沈先生得古中医一脉传承,心系中医学术动态,常针砭时弊。如当前经方非常热,《伤寒论》可以说被推崇到jizhi,几乎就是中医的*高水平,但是沈先生指出伤寒在古中医中只是天地玄黄四大部中天部的一部分,并不能涵盖古中医的全部;如对金元四大家以及经方时方的评价问题,现在普遍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之前是经方的流传范围,从金元开始是时方的范围,金元四大家不及仲景,时方不及经方,但是沈先生指出,在道门传承里金元四大家及其学术体系的地位非常高,并不亚于仲景;再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但是沈先生更近一步提出医疗代价的问题,医疗行为不仅要关注疗效,还要关注代价,现代中医、传统中医、古中医分别有自己的界限和操作范围,当代中医人的使命应该是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疗效……许多观点可谓发人所未发,非常具有时代意义,希望引起学界广大同仁思考。

展开
目录

沈谦益先生古中医传讲录目录


中医漫谈(2)


   一    中医科学不科学?(2)


   二    中医的概念(4)


   三    中医的起源(5)


   四    中医五大学说(7)


   五    道医、儒医、术医(8)


   六    医者,险行也(10)


   七    重新认识金元四大家(13)


   八    寸、关、尺的来历(21)


   九    临床四类病人(24)


   十    如何学中医(27)


概说中医本源之回归(35)


   一    中医偷了西医名词?(35)


   二    恢复中医名词本来含义(37)


   三    左肝右肺?望文生义!(38)


   四    “天圆地方”可笑吗?(40)


   五    中医内算法脉断失(42)


   六    伤寒有三学(43)


   七    春秋笔法要不得(47)


   八    医术、医学、医道(50)


   九    法天地之道,可度可量(51)


   十    数理体系下的针灸选穴(53)


   十一    数理体系下的人事之用(56)


   十二    内算外算毋错乱(57)


   十三    象数理法方药(58)


   十四    治病分支持、治疗(61)


   十五    六淫致病、五毒致病(64)


   十六    西医明白,中医糊涂?(66)


   十七    中医入门法门(68)


   十八    互动答疑(69)


中医源流漫谈(75)


   一    中医的概念(75)


   二    中医的起源问题(76)


   三    中医理论体系及其科学性(78)


   四    中医源流变化(79)


   五    命门三焦体系(82)


   六    四时五行体系(83)


   七    大医和病人四大类(83)


疾病之来源去路的现阶段思考(86)


   一    中医疾病的概念——疾、病、患、恙(86)


   二    病和证的关系(88)


   三    中医理法方药的传承特色(89)


   四    道门的三十三天和无极太乙太极说(93)


   五    人学体系——诊所、公所、寺庙(95)


   六    病之阴阳两端:健、康——气脉、关窍(98)


   七    关、窍——推拿封闭(99)


   八    “三十三”和修真、病气防护(101)


   九    病之来源:二者机三者现,变生机为杀机(104)


   十    病因的三者现:天地人之病——四时、风水、七情(107)


   十一    治病:转杀为生——仿移星换宿,行抽爻换卦(109)


   十二    治病程序:入手、转手、了手——淡化消灭杀机、抽爻换卦扶其生机、复脉收功(111)


   十三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身体气脉关窍病、心理病、灵性病(113)


   十四    先天、后天、中天含三为一(115)


从医疗条件与医疗代价说起(118)


   一    中医人有责任回答问难(119)


   二    古中医、传统中医、现代中医对“病”的定义(121)


   三    姜子牙三件宝,中医也需要(125)


   四    古中医十字定位说、冤亲债主说(127)


   五    展象: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128)


   六    [DK]《素问》在讲什么?元气、精气、生气(130)


   七    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三大类情况(132)


   八    医疗条件之医患信任(134)


   九    解灾的代价:感应与防护(136)


   十    打破定式:睁眼闭眼的学问(138)


   十一    医疗条件之病家气血精气的条件(141)


   十二    第一二代网络中医人的不同使命(142)


   十三    医疗条件之病家的生活社会条件(143)


   十四    医疗代价之病家气血精气代价(145)


   十五    医疗代价之医家个人及家庭代价(147)


   十六    医行:慈行、险行、仙行(150)


   十七    互动答疑(151)


莫把养生变害生(158)


   一    养生与治疗同源,却非等同(159)


   二    大健康:身心灵三位一体(160)


   三    移星换宿、抽爻换卦比喻养生、治疗(163)


   四    性情养生:淡化“我”找回“吾”(165)


   五    饮食养生:三位一体、因时因地(166)


   六    起居养生:时空统一,以太阳节律为指针(169)


   七    男女养生:房中术以房星为消息指针(170)


   八    从睡眠淘来宝藏(172)


   九    基本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173)


医道中的变与不变之现阶段思考(176)


   一    经方的变与不变(177)


   二    药性的变与不变(179)


   三    穴位的变与不变(181)


   四    疾病分型的变与不变(181)


   五    度量衡的变与不变(183)


   六    简易、变易、不易的统一(188)


   七    中医五种玩儿法的变与不变(192)


   八    故宫内外三殿的变与不变(194)


   九    刘渡舟先生学术的变与不变(197)


   十    伤寒学派的变与不变(199)


   十一    先天五太到太极分判的变与不变(200)


   十二    经方与仲景地位的变与不变(202)


   十三    小结(203)


古中医学的三生、三和与三易简述(204)


   一    中医学的三个阶段、两个分水岭(205)


   二    仲师《伤寒论》在中医学的地位(206)


   三    古中医之“三生、三和、三易”(208)


   四    三和:达到医道目标采取的方法(211)


   五    三易:简易、变易和不易(215)


张跋(216)


姜跋(219)


陈跋(221)


后记(225)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