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青.科幻丛书:海鲜饭店(科幻星云奖推荐)
0.00     定价 ¥ 4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07088
  • 作      者:
    王侃瑜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彗星科幻国际短篇竞赛优胜奖

多次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严锋 宋明炜 刘宇昆 陈楸帆联袂推荐

 

王侃瑜从容地讲述了现在与未来之间一些温婉而又有寒意的故事,展示个体与技术的纠缠和挣扎,在另类时空中捕捉人性的暗影与光华。

——严锋 科幻评论家

 

王侃瑜的科幻小说在思维和文笔上都非常优美,情节结构大方而又精妙,笔触敏捷,逻辑严谨,在科幻的点子上也往往出人意料的精彩,使阅读的快乐一直持续到底。

——宋明炜 韦斯利学院教授

 

有人说*好的科幻都是太空歌剧:科幻故事就是大写的人在被科技放大的舞台上表现大写的情感。王侃瑜的小说终于让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她的小说既是探索未来的望远镜,也是探索人性的放大镜。

——刘宇昆 科幻作家

 

王侃瑜的写作试图弥合类型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间隙,将她特有的细腻视角深嵌入科技与世情交错犬合的齿轮中,随着故事缓慢转动,一种新鲜而层次丰富的声音涌出,构筑起对于未来人类的立体想象。

——陈楸帆 科幻作家


展开
作者简介

王侃瑜,1990年生,中英双语写作,毕业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彗星科幻国际短篇竞赛优胜,并多次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小说见于《收获》《萌芽》《上海文学》《香港文学》《西湖》《花城》《小说界》《科幻世界》《南方人物周刊》《Galaxy’s Edge》等,并被收录于中英美加等国的选集,亦有作品被翻译至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芬兰语等,著有个人小说集《云雾2.2》。

展开
内容介绍

《海鲜饭店》为王侃瑜第二本中短篇小说集,既收录了《海鲜饭店》《链幕》《失乐园》等新作,也收录了《月见潮》《重返弥安》《云雾4.2》等早期代表作。王侃瑜的科幻小说并非一味注重技术细节的描写,而是更注重面临科技发展与变革时,个体的挣扎与选择,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她的作品试图打破类型之间的疆域,在幻想的空间中关注现实,做到科学逻辑与情感逻辑的双重平衡,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隔阂。 

展开
精彩书摘

海鲜饭店

 

 

我抵达因不纽斯的当天,新英格兰地区迎来了这年冬天第一场雪。

雪来得迅猛,这个季节本不该有如此大雪,飞机在洛根国际机场上空盘旋,等待地面清除跑道积雪。我透过舷窗往下看,暖黄色灯光装点着波士顿的夜,西边不远处是灯光最密集的中心,往外逐渐稀疏,再远些就是纯然的黑暗,好像安静蛰伏的巨兽,伺机想要吞没所有的光。等飞机终于降落,我从机场坐银线到波士顿南站,从南站始发开往因不纽斯的火车每小时一班,前续列车因为雪的缘故延误了,这一班迟迟不发。车站滞留了不少人,白皮肤、黑皮肤、黄头发、绿头发,没有人因为我的黑发黄肤而多看我一眼,这里是美国,没人会在意我和他们是否一样。

火车到因不纽斯广场的时候已近午夜,莱登教授在车站等我,周围的车顶上都积了厚厚的雪,他的福特车却一片雪都不沾,奇怪,他明明在半个小时前就发短信说到了,难道在等待的时间里清除了积雪?他下车抬起我的行李放进后备厢,为我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直到我们都坐进车内系好安全带,纷纷扬扬的雪花连同寒冷一道被隔绝在车外,他才向我伸出手,“欢迎来到因不纽斯。”

莱登教授的手软若无骨,皮肤滑嫩,好似水母或别的什么海洋生物,我一惊,匆匆松开手,用力在几乎被冻僵的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谢谢邀请。”

“客套话先不多说,我知道你很累。我原本订了一家馆子,我们这小地方最好也最受欢迎的馆子,叫吉格布,可惜这么晚已经关门了。今晚先请你吃快餐垫饥,早点回去休息,改日再好好给你接风洗尘怎样?”莱登说话时,双手半握在方向盘上,手指有节奏地一屈一伸。

我没有任何异议。莱登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点,不过度热络,也不失礼数。

 

我和莱登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的。说来奇怪,一个跨界宗教学学术会议竟邀请一位美食作家作主旨演讲,也许他们误会了我第一本书的书名《饮食宗教》,真以为我对宗教有什么研究。那个会议很小,与会者不过二十来人,会后还有人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宗教学学会,我婉言谢绝,我一向不喜欢加入什么组织,更何况我对宗教一窍不通,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我跟他们一样。

莱登对我演讲的主题“中国饮食文化的崇高性与世俗性”很感兴趣,他研究的是虚构文学中的宗教,茶歇时跟我交流了几句。他是个高效的人,没有废话,句句重点,同他讲话省去了寻常寒暄所需的额外精力。临别时,他说他所任职的因不纽斯学院有驻校作家项目,欢迎我申请,就他一贯的高效而言,我相信这不仅仅是客套话,但也没太往心里去,我从没听说过因不纽斯,也没觉得美国的文学项目会向我敞开大门。

若不是前阵子那件事,我是绝不会想起莱登和因不纽斯的。迫切渴望逃离的我急急忙忙给莱登写信,问他如何申请,他的回信很快,快到让我觉得他早就为这天做好了准备,在他的帮助下,我迅速走完申请流程。于是,在感恩节后圣诞节前,我匆匆收拾行装,逃难似的来到美国。

 

认识莱登以前,我从没听说过因不纽斯,临行前匆匆忙忙,我也没来得及做任何了解。直到身处此地,我才知道因不纽斯学院是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文理学院,与知名的韦尔斯利学院相邻,刚建校时势力相当,无奈因不纽斯的位置比韦尔斯利偏僻,藏身于新英格兰地区杂草丛生的荒野乡间,也没出过希拉里那样的知名校友,所以远不如韦尔斯利有名,生源也以当地人为主。据说纳博科夫刚来美国时曾在因不纽斯和韦尔斯利之间犹豫,最终还是选择在后者任教,中国作家冰心也选择韦尔斯利求学,这两位作家日后的成名让因不纽斯颇受刺激,因此才推动了驻校作家项目的诞生。

莱登一边开车一边向我讲解沿途经过的景点,几十年来,这些地方一点没变,时间仿佛在此处凝滞。晚上天黑,路上又少有路灯,我努力往莱登所说的方向看去,树丛深处闪现荧光。

“那是什么?”我问。

“啊,那棵树?纳博科夫曾经在那棵树下观察昆虫。”莱登答道。

“不,我是说那光。”

“哪里有光?你看错了吧。”

“可能太累了吧。”我揉了揉眼睛,方才我分明见到了幽蓝色的荧光,那一瞬间树林看起来就像深海。

莱登不再说话,他半握着方向盘的手指不断屈伸,好像是大海深处的活物。

 

此刻,我躺在这座学院历史悠久的城堡塔楼顶层客房里,对着天花板上的巴洛克风格雕花发呆。我睡不着,怎么都睡不着。习惯了中国城市的车水马龙,这里的安静反而让人难以忍受,风呼啸而过,带来荒野似有若无的低吟。刚才吃下去的汉堡还躺在我胃里发酵,即便刷了牙,嘴里仍有一股浓烈的味道。有什么地方不对,汉堡的味道底下还藏着些别的什么,我闭上眼努力回忆,咬开汉堡的第一口,嵌芝麻的面包片、生番茄、酸黄瓜、烤蘑菇、车打芝士、烘烤牛肉饼;咀嚼,所有食材的味道在口腔内爆炸、争斗,然后和解;吞咽,细小的食物颗粒在混合香味的挟裹下进入食道。有什么别的东西,不属于这些食材本该有的味道也混了进来,趁机骗过味蕾,进入体内。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我打了一个饱嗝,胃里食材的味道翻涌出来,在酸黄瓜和芝士的掩盖下,有一股鱼腥味,极淡不易察觉的鱼腥味。对了,是水,不喝碳酸饮料的我选择了水来就餐,鱼腥味出自水龙头里流出的水。一旦我意识到它,便再也无法忽略。我翻身下床,冲进卫生间。

 


展开
目录

001    海鲜饭店

019    链幕

035    失乐园

060    他去往何方

066    消防员

075    回到冷湖

092    礼物

095    抢红包

102    月见潮

127    云雾4.2

250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