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石榴花开
0.00     定价 ¥ 3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558862
  • 作      者:
    耿雪凌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风物民俗   苦难人间一曲绝唱               

爱恨情仇   黄河故道百年沧桑


展开
作者简介

耿雪凌,乡镇干部。山东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山东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菏泽市首批签约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家族命运的故事,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根植于鲁西南黄河故道醇厚的民间土壤,承载了一个普通家族四代女人的悲欢离合。用地道的方言、丰富的民间俗语、儿歌、民谣,淋漓尽致地展现黄河故道风土人情、市井百相,堪称地域文化的典范之作。


展开
精彩书评

    从小说中所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种类、几个传承人看,很有文化价值,是作家在经济大潮裹挟下难得的对黄河故道的“文化记忆”。

(杜寒风,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榴花开》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叙事,采取内外视角交叉、多元叙事视角交织的个人化诉说,婉转流畅地表现石榴家族的生死沉浮,拓展出黄河平原上一个平民家族的深邃、醇厚的文化内涵,拥有了朴实而又凌厉的审美特性,《石榴花开》因此达到了家族叙事的新高度。

(邵子华,教授,文艺评论家)

   《石榴花开》将石榴贯穿作品始终,增加了其隐喻和象征,使作品有了份量。《石榴花开》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具有史诗意味。作者用钉子似的短句式将人物钉在了纸上,每个人物读起来都活灵活现。

(冯积岐,当代知名作家)


展开
精彩书摘

    拉大锯,扯大锯,姥娘家唱大戏

    石榴的婆家奶奶享年七十六岁,这位经历了晚清及民国的老人,在她有生之年,陪年轻的石榴度过了兵荒马乱的岁月。石榴对她感情深厚。

    在一年前失去亲生母亲,在新婚之夜死了公公婆婆,那一年,石榴年方十四岁。在她生下一个又一个孩子之后,伺候她月子的是这位年迈的奶奶,在她男人被抓壮丁杳无音讯的日子,陪她一起度过无数不眠之夜的是这位年迈的奶奶, 劝她给自己男人娶二房的也是这位奶奶,石榴与奶奶相依为命。与其说是老人的坚强感染了她,倒不如说是老人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她。老人说,死不了,就活着。这个小脚、走路颤颤巍巍,腰背如弯弓的老人,倔强而随遇而安地活着,七十六岁,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寿之人了。这位老人对石榴的影响深入骨髓,终其一生。石榴后来一辈子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死不了,就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

    婆家奶奶其实是个很会讲故事的老人,她的小曲唱得也好。这位大半辈子被叫作牛刘氏的老人,这位身份证上被写作牛刘氏的老人,也曾经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刘春秀,在她九岁被卖到牛家做童养媳之后,被唤作丫头,十二岁圆房到老一直被叫作牛刘氏,或者孩他娘,不要说别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就连她自己,也似乎忘了自己曾经有个名字,叫过刘春秀。后来,几十年后,姓刘的邻居家添了一个孙女,起名叫刘春秀,她才恍惚,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听,耳熟,自己原是叫这个名字的,自己原是有名字的。

    石榴和她奶奶一起做针线的时候,常听老人讲她的身世。老人小时候家道并不坏,是因为她爹吸大烟,家道吸败了,她才被卖到牛家做童养媳,那人比她大十岁,对她还好, 可是男人在她生下儿子半年后就死了,死于肺痨,那一年她十六岁。真真的寡妇熬儿呢。儿子熬大了,出息了,当了北伐兵,还护送过孙中山灵柩从北京到南京,挂着家里老娘, 当逃兵回了家。也娶上媳妇了,可是半道儿子媳妇又撇下她都走了,好在给她留下了孙子孙媳,还是能生养的孙媳妇。石榴好多的故事好多的小曲都是在夜晚听老人讲的唱的,有时候,她们一起在月下纺线织布,做针线。挨饿的时候,她们一起躺在床的两头,搂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相依为命。

    老人讲,牛家原是穷苦人家,买她做童养媳也是因为家里穷,花几个小钱早早讨一房媳妇预备着,还能做使唤丫头。她男人肺痨,不好看的病。听人说吃老鳖能治,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河道里水滔滔横流,她公公就捉了一只老鳖,准备给她男人炖了吃。夜里听到喊救命,找不见人,最后看见老鳖头伸着,嘴一张一合,知道这老鳖吃不得了,她公公是善良的人,就给老鳖放了生。放生了老鳖,她男人没多久就死了,可是她家里从此有米有面吃了。她家的米缸面缸,白天吃得光光,夜夜都会自个儿满上。遇到仙家了,她公公婆婆说,是仙家答谢救命之恩哩。儿子命里就是短命鬼,神仙也救不活。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婆婆贪心哩,每天傍晚都把米缸面缸舀得空空的,等着仙家夜里填满。有一个夜晚, 秋天的夜晚,小虫唧唧唧,月亮亮晃晃,秋露寒凉,婆婆说是小解,偷着起身躲在厨屋里,想看看仙家到底啥模样,想给仙家要财宝。三更天,她看见一个老头赶着驴车进了她家院,院门是木门,从里面用门闩闩着的。老头来时门闩自个儿开了,门自个儿开了,没有一点声响。驴车停在院子里, 老头从车上提起米面布袋,朝屋里走。婆婆就是这时候忍不住蹿出去扑通一声在老头面前跪下的,她说,仙家,给我们送些金银财宝吧。好半天没动静,她抬起头,老头、驴和驴车都不见了,老头和驴车再没来过。老人讲完这个故事,总是说,人不能贪心哩,越贪心就越是啥也得不到。外财不发苦命人,命里八尺,求不来一丈。

    石榴的好多故事都是从她婆家奶奶那里听来的,石榴的好多小曲都是从她婆家奶奶那里学来的,娘死后,我住在石榴家,晚上跟石榴睡脚头,石榴的故事和小曲伴我度过了童年。有时候,石榴说和唱都是自顾自的,在我睡着的时候, 石榴一个人依然自说自唱。我夜里被尿憋醒,晕头晕脑睡眼蒙眬起来小解,仍然会听到石榴说着唱着,有时候就是瞎哼哼,听不清她说啥唱啥。

    石榴的小曲,后来我知道那是叫作民谣的一种民间小曲。

    拉大锯,扯大锯,姥娘家唱大戏。戏台搭在南场里,场边有个卖糖哩。啥糖?芝麻糖。姥娘姥娘您尝尝。粘着姥娘嘴,俺给姥娘倒口水。粘着姥娘牙,俺给姥娘倒碗茶。卖糖的,恁走吧,俺舅出来没好话,糖不酥,钱白花,一脚踹恁个仰巴叉!

    小木碗,咯噔噔,俺到姥娘家住一冬。姥娘看见怪喜欢, 妗子看见瞅两眼。妗子妗子你甭瞅,楝子开花俺就走。葡萄上了架,茄子打提溜。娘的兄弟俺的舅,也不叫俺住个够。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花妮,抱猫来, 啊呜一口一口咬下来。

    奶奶疼孙子,葫芦里头攒金子;姥娘疼外甥,秫秫地里撵遛虫。(遛虫,说的是小麻雀,也说小小虫。)

    小柳树,发芽啦,一早起来走娘家。爹出来接包袱,娘出来接娃娃。嫂子出来一扭打,八虎头妮子又来啦。

    小槐树,槐花开。槐树底下搭戏台,俺请三姐来看唱, 三姐哭着从南来。俺问三姐哭啥嘞,嫁的个男人不成才。赶个集到黑来,也不给孩子捎个烧饼来。捎个烧饼没有唛,气的孩子打扑啦。扑啦到锅底下,烧的没尾巴。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了娘呀。跟着爹爹, 还好过呀;只怕爹爹,娶后娘呀。娶了后娘,三年整呀;生个弟弟,比我强呀。弟弟吃面,我喝汤呀;端起碗来,泪汪汪呀。亲娘想我,谁知道呀;我思亲娘,在梦中呀。桃花开花,杏花落呀;想起亲娘,一阵风呀。亲娘呀,亲娘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石榴

一九三八年的星空 002

马家寨 013

嫁作他人妇 019

活埋 022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027

石榴爹的脑袋被砸一个窟窿 037

蚂蚱盛宴 039

马家寨战斗 042

姥爷娶了小老婆 049

石榴的身体像一座春天的花房 053

黄河故道鬼故事 055

拉大锯,扯大锯,姥娘家唱大戏 062

废墟中的中药房 066

石榴是个狠角色 072

石榴把家搬到了龙门口 076

石榴和土匪 077

石榴自己家成立了革命组织 0822

龙门口的传说 086

九姨说,二妮子和你爹搞破鞋 089


略......


237 第四章 我和麦芽

子孙 238

童年 241

麦芽 245

我 248

麦芽嫁了个傻子 250

麦粒死了,麦芽男人也死了 2544

我男人死了 260

我给麦芽交了住院费 262

就算是事实真相 263

麦芽又嫁了个傻子 265

麦芽和另一个女人的博弈 267

我的生活一团糟 274

情人 276

还债 278

麦芽来了 280

我和麦芽 284

285 第五章 生命是一场生死轮回

麦芽和石榴 286

麦芽和小麦 288

老君庙 290

石榴 291

石榴成了接生婆 293

舅爷 297

石榴的大烟袋 298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生死轮回 300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