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肖克凡卷》:
电子工程师出身的副市长阚大智,身材修长举止优雅,属于那种“洋务派”官员,高级工程师。他的中学时代曾与大田保子同在一所名牌学校读书。那时候大田保子名叫李玉梅。那时候李玉梅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战争遗孤。她的养父是一个忠厚老实的铁路工人。天性活泼的李玉梅则是这所学校女子合唱队的领唱,才貌双全。她的声音,宛若夜莺。时隔多年,身居高位的阚大智在外事招待会的人群之中竟然大胆认定这位日本女士就是中学时代的夜莺李玉梅。由此可见,这位女性在阚大智心中留下多么强烈的记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校友见校友,无言紧握手。大田保子面对阚大智,顿时热泪盈眶。她当即表示要将自己的全部资金投在这座拥有半封建半殖民历史的中国北方的大都市。
阚大智恰恰在这座城市的领导班子里主管工业。这座城市自二十世纪初即成为中国北方工业的摇篮,机器工业与棉纺工业的发展,给它带来极大的繁荣。广袤的滨海滩涂盛产盐碱,又使这里的化学工业日见勃兴。北洋风云,百年兴衰,这座城市如今显得疲惫不堪——很像一个口渴难忍而无力赶路的脚夫。十年前已从省会沦为一般城市。河流废航,港口萎缩,工业老化,交通拥挤,文化衰退。近来又盛传地面明显沉降,说是滥采地下水造成的恶果。经济发展的滞缓,造成城市生活的凝固。截至六月底,这座都市只拥有出租汽车四千辆。外地来宾惊呼走在街上见不到出租汽车,本地市民则因经济收入太低而很少“打的”。这样就费了鞋子。虽然费了鞋子,但这座城市的制鞋业恰恰又被来自南方的“浙军”所垄断。人们穿着外地的鞋子走在自己的城市里。于是这座城市在当今中国拥有双重名声:本地市民对每月可怜巴巴的几百元工资怨声载道,生活起来缩手缩脚;同时由于这里物价低廉,外埠游客大量涌人,成为疯狂购物的乐园。久而久之,本埠自卑心理日渐沉重,这里竟然成了一座别人的城市。
阚大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乐观主义者,这位知识分子出身的新官从来也没有对这座城市丧失信心。在这座都市他的微笑是极其著名的。于是他微笑着给大田保子派了一辆日本本田,协助工作。于是日本女士坐着日产轿车,游览着市容。故地重游,大田保子心中感慨万千。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大田保子都称得上是一个情感细腻、心地善良的女子。她因此而拥有激情。
本田轿车行驶在麦格路上。麦格路在这座中西文化互相渗透的大都市里乃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大街。至少大田保子的故事就是在这条大街上开始的。坐在本田轿车里的大田保子目光凝视车窗之外,完全被麦格路两旁的欧洲建筑风情所迷惑,以为此时自己正在地中海沿岸旅行。她的惊呼,使司机立即减速,将本田缓缓停在大中华日用化工厂门前。
她眺望栅墙里的建筑,指着大中华日用化工厂的一车间自言自语说:“这哪里是一座工厂啊,分明是一座古代堡垒!如果将它改建为一座欧洲风格的夜总会,那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大田保子激动万分,甚至忘记此时是在中国。尤其院里那五株百年大树,使人想起巴黎近郊枫丹白露。她忘情之下径直走进工厂大门。拖着一条瘸腿的门卫每月只能领到一百八十元工资,因此火气很大。他的左腿是在汽车队当装卸工时砸断的,工伤。当年劳资科出于对他的特殊照顾,安排他充当门卫。偌大一座工厂的大门交给一个瘸子看守,颇具讽刺意味。然而韩春利并不买账,认为目前这个位置是自己用一条腿换来的,代价过于沉重,从此他对世界充满怨气。见一个女子大模大样走了进来,韩春利高声喝道:“找谁!找谁!”
大田保子的华语说得比日语还要流利。她操着中国普通话朗诵着一位伟人的诗词:“风景这边独好。”
韩春利低头捻着烟卷说:“景致是不错。不过这里是工厂,谢绝参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