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实习医生
0.00     定价 ¥ 46.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0873167
  • 作      者:
    阿布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善用隐喻与象征的阿布,更能写作诗与散文,每每把医学生日常零星所见美好与哀愁,拔高到更开阔的视野,既有亘古流传的医学知识,也有奇幻文学般的诡谲想象;写医学而chaoyue医学,与所有的美学与艺术共感悲悯,不只写给过往的生者,也致意未来的死者。

——鲸向海(医师/诗人)

实习医师面对教导他的资深医师、医事种种,有着深厚的敬惧;面对病人乃至疾病本身,有着柔软的同情。阿布善于譬喻的文字,书写了实习医师的专业初体验,无论他的医术如何精进,这批文字都是珍贵无比的。──宇文正(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阿布抓住令人颤栗的话语、心酸的神情,将矛盾难言的感受以剧场般感官呈现;联想力深邃,象征表现的笔法增添了体会事件的层次,更使读者共鸣、感动。──陈义芝(作家)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布,本名刘峻豪,1986年生,长庚大学毕业。曾任林口长庚、台大医院实习医生,现为精神科专科医师。

著有诗集《此时此地Here and Now》(宝瓶,2018)《Jamais vu似陌生感》(宝瓶,2016),《Déjàvu似曾相识》(远景,2012),游记《绝色丝路 千年风华》(2010,大旗)等。

作品曾获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怀恩文学奖首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每一位医生,都曾拿手术刀会抖、面对病人得戴口罩掩青涩,也都经历过无数拼了命急救,zui后仍得向死神投降的心痛。实习医生奔波于急诊室、内科、外科、烧烫伤中心、儿科、妇产科……这里是人间zui赤裸裸欢生悲死的场域,这里充满诚实、关怀、热血、无尽的自我提问与自我期待,那是每位医者莫忘的“初心”。


展开
精彩书摘

脸 谱

病房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脸谱,像京剧一样,每个脸谱代表着不同的故事。嘴角犹似有槟榔汁的砂石车司机之脸,殷实小生意人的和气生财之脸,郁郁寡欢失业中年人之脸。每张看似不同的面孔底下,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祸胎——癌细胞在阴暗潮湿的口腔中悄悄孵育,像秋天雨后的森林里,一朵恶意的毒蕈。

这两周轮训到耳鼻喉科的头颈癌组,病房里人数最多的便是口腔癌病人。每位口腔癌患者病灶虽不相同,病史却搬演同一套剧本。大约是口腔里一块伤口长久没好,不痛也不红不肿,没怎么在意;之后某天洗澡时却发现颈子上肿了一个小块,是癌细胞在淋巴结中占地为王。如同其他厄运车祸与鸟粪,癌症总是突如其来,在一切美好的晴天里凭空落在身上。

大学四年级时,曾在学校实验室里帮忙处理口腔癌的切片标本。那些染色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焦距调好,视野里出现了艳艳的沃土,那是口腔黏膜的地形剖面图。癌细胞的溃疡在地表形成火山口,艳红色的熔岩向下流窜,在血肉的领土上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

不同人的肿瘤,在蜡块里静静封藏着不同的故事;但显微镜下的癌细胞,却都有着相似的脸。它们比较趋近于生命原始的形态,被激发了,充满野性,在广阔的黏膜草原上奔跑、繁殖。它们拒绝依照基因的天命行动,成为坚硬扁平、具保护性的表皮,反而深入软组织内攻城略地,建筑自己的城寨,据地为王。

然而,有些肿瘤细胞潜意识里带有前世的记忆,即使已经癌化,依然像上皮细胞一样分泌着角质。那些深埋组织内的角质,在染色下形成一串桃红色的珍珠(角化珠,keratin pearI)。显微镜底下那肿瘤切片里,如锦盒坠地,红色背景下大大小小的珍珠四散各处。

我所看到的那片玻片,取自一个年轻室内设计师的嘴唇。曾经红润柔软的嘴唇,槟榔汁四溢的嘴唇,潮汐般吻过许多女子与酒杯的嘴唇,咬着滤嘴镶有金色英文字的洋烟的嘴唇。

带着肿瘤的嘴唇最终被切下来,与癌细胞一起封在蜡块所有的故事都失去了声音,所有来不及说出口的语言,都绑上铅块沉入湖底。

照着病历号,我翻出他的病历,厚厚一叠,对应着折磨的重量。英文字在病历纸上排列组合,记载了一个故事: 二乘三公分的溃疡,三个月,有抽烟、喝酒、嚼槟榔的习惯;何时发现病灶,何时做了病理切片、做了全身骨扫描,又何时做了计算机断层,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

那些冷硬的医学名词迷宫之间,渐渐浮现出一张年轻、英俊的脸。他没读过什么书,年轻时从学徒开始做起,肯拼,肯干,终于二十几岁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喜欢穿紧身黑T 恤,偶尔上健身房,平常喜欢跟朋友或客户到热炒店吃一餐,烟与槟榔则是他燃烧黑夜成创作温度的帮手。拼个几年,存点钱结婚之后就不用再这么累了。他洗了脸,看着镜中黑眼圈的自己,似乎变瘦了;揉揉眼睛,自言自语:“应该是最近经常熬夜,火气有点大,嘴巴里的伤口怎么一直都没好……”

手术开始。

病人全身被绿色的无菌单埋住了,只露出半张被碘酒染上淡淡颜色的脸,脸上有一些线条,是下刀时的记号。手术刀划过病人的脸,绷紧的黄色表皮随着刀痕分开,露出底下白色的皮下组织;鲜血渗出,我手持抽吸器的铁管紧跟在刀痕之后吸去血迹。几分钟之后,病人的脸颊便与其上半部分离开了。接下来气动锯锯开他的下颔骨,我们的目标是要取下大约四分之一的脸。

病人在麻醉下深深睡着,丝毫不知道此刻自己熟悉的面孔正在一点一滴剥落。

头颈部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充满了骨头与大血管,手术时无法像其他肿瘤手术一样大开大阖,把癌组织一网打尽;而且位于脸上的显要位置,常常为主刀医师留下难题。切得少一点,就有癌细胞扩散的风险;切得多一点,整张脸孔就变得支离破碎。

曾经跟过一台非常罕见的刀,病人的癌瘤深埋在鼻窦内。鼻窦是脸底下四通八达的密道,上至额头,后可延伸至大脑前方。主刀者在他的面孔中央开凿了一个大洞,将整个左眼,连同眼眶、鼻子,全数切除。我站在手术台旁,看着那取下来的眼睛与鼻子,半张脸,像一块瘫软的黏土,陈列在绿色的布巾上;眼睛

灰蒙蒙地半开着,依然睁着盯着我瞧,那已死的目光像是要看到心里深处,告诉我他的悲惨故事。

因为拥有整形外科坚强的后盾,耳鼻喉科医师可以放胆地开刀。只要遇到口腔癌的刀,那间刀房整天都要被包下来了。早晨九点左右开始下刀,耳鼻喉科在上面清除肿瘤,整形外科同时在大腿另辟战场,取厚实的大腿肌做重建的皮瓣。

中午左右,肿瘤已切除完毕。耳鼻喉科医师留下几条血管的断端,给整形外科接血管。下午场是整形外科独挑大梁,将带有血管根部的大腿皮瓣接上头颈部的血管,让它在异乡生根,重回血液流域。

从大腿到脸这段距离,虽然短,外科医师却已经走了好几十年。

皮瓣重建手术的成败,绝大部分取决于血管是否接得顺利。有时血管彼此接纳,那块苍白的肉开始出现血色;若是血液流通不顺,则必须把线全部拆掉,重来一次。此时已经晚上七八点,一台刀开十二小时在这里是稀松平常的事。

手术后通常会多观察一两个小时,病人才能从麻醉中醒过来,推出刀房;然后在往后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摸索认识自己的第二张脸——疾病的脸。


展开
目录

目 录

【序言一】 最亲爱的身体 最秘密的心灵

【序言二】 盗火者

火 炬

——新手上路,装备记事

那些都是肉眼看不见,且无法被抽血检查的数值所定义的事,但我知道:即使很微小,但它们存在。

白 袍 002

面 具 005

手 机 012

结绳记事 015

洞巾铺上之后 022

守 岁 026

针 扎 034

晨 血 042

移 植 049

临行密密缝 055

外科医师的手 059

开刀房内的巫师 066

主治医师的笑 073

医学辞典 080

晚 祷 090

天空之城 094

值班室有鬼 097

鬼 月 100

员工用餐区 103

鸡排巷 107

成 为

——失去的,正是获得的

那些时刻如微小的繁星一样点亮了治疗室,好像远处真的有一条银河,只要努力伸出手,几乎就能触及。

最后三十分钟 114

洞 天 119

眼底的风景 129

整形外科的两个世界

上 将 136

阿靖的病房午后 142

拍 痰 145

安慰剂效应 149

婚 礼 152

产 房 156

包心菜 162

不存在的孩子 167

野 餐 170

脸 谱 173

精神时光屋 181

膝 盖 187

迁 居 189

【曾经道别】 最后一夜 196

【后记】 关于本书 202

附 录

【附录一】 珍贵无比的…… 206

【附录二】 读阿布的医疗散文 210

【附录三】 漂浪之后,书写诞生 212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