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窜货管理》是继《经销商管理》《经销商激励》之后,又一本将经销商管理进行细化阐述的著作,围绕经销商窜货管理展开。作者定位为"经销商管理实用工具系列丛书”,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营销渠道发生较大变化。因此,1.基于渠道改革和调整,增加了新形式下窜货表现、影响和应对措施。2.客户管理是企业重要的一项工作,已有大量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因此,这一视角的方法值得借鉴。3.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一个企业能做的战略、策略决策,更多是基于企业已有的资源进行考虑。因此,本书挖掘多个企业资源视角,如品牌资产、渠道沉淀等,探讨企业基于已有资源所能做的窜货治理工作。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是依靠传统渠道开展销售工作,窜货仍然是渠道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书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对窜货及其治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治理窜货要先识别窜货并了解窜货产生的原因。如果市场上出现窜货,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成立市场督察组,专门治理窜货。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窜货治理工具,如二维码技术等,企业可在预算内选择使用。预防窜货也尤为重要,所以应慎重选择经销商,同时,在合同上规定惩罚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窜货。互联网时代,窜货不仅没有消失,还有了新的形式。因此,窜货管理并不会过时。本书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工具书,经销商、企业业务员、销售经理、大区经理可随身携带,面对窜货难题时,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解决思路和相关方法。
第1章认识窜货/1
1.1 渠道冲突/2
1.2 灰色市场/4
1.3 窜货/6
1.4 窜货的诱因/11
1.5 窜货的危害/17
1.6 窜货管理的必要性/23
第2章市场督察部/26
2.1 建立市场督察部的
必要性/26
2.2 市场督察部的人员配置和职责/32
2.3 提升市场督察部
执行力/35
第3章防窜码技术/45
3.1 条形码技术/46
3.2 二维码技术/50
3.3 其他防窜货
识别标识/55
3.4 标示识别码的原则/57
3.5 标示识别码的途径、部位和技巧/59
3.6 识别标识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61
第4章经销商选择/69
4.1 理论研究/69
4.2 经销商开发/70
4.3 区域划分/81
4.4 工业品的跨区销售/86
第5章供货限制技术/93
5.1 什么样的产品容易
窜货/94
5.2 促销“促成”窜货/96
5.3 认识限量供货/104
5.4 不限制供货的危害/106
5.5 限量供货的好处/108
5.6 限量供货的方法/109
5.7 限量供货政策的
制定/113
第6章返利激励系统/115
6.1 返利概述/116
6.2 返利种类/118
6.3 返利的兑现形式/124
6.4 确定返利水平/126
6.5 建立返利系统的
关键点/128
6.6 建立防窜货的
返利系统/130
第7章建立厂商监管系统/135
7.1 建立厂商共赢
委员会/135
7.2 厂商共赢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与职责/142
7.3厂商共赢委员会的
运作/143
7.4 经销商年会/150
第8章窜货处罚制度/156
8.1 赏罚分明/156
8.2 处罚有理/166
8.3 处罚有据/167
8.4 处罚有技/172
8.5 处罚有序/176
8.6 《经销商市场秩序
公约》/180
第9章网络窜货/186
9.1 多渠道营销背景/189
9.2 关于多渠道的
理论研究/194
9.3 多渠道的作用/196
9.4 网络渠道窜货/196
9.5 网络渠道窜货的
对策分析/200
第10章经销合同约束窜货/206
10.1 经销商合同与窜货/206
10.2 经销商合同的类型/207
10.3 经销商合同的
作用/208
10.4 合同签订程序/209
10.5 经销商合同内容/210
10.6 经销商合同范本/217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