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一“营改增”影响银行业务框架和竞争格局
(一)影响银行的业务发展结构
首先是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当前,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银行应该调整自身的收入结构,尤其应该重视中间业务对银行收入做出的贡献,并将它们定为银行未来的利润增长点。由于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纷繁复杂,能够满足金融市场上众多企业与个人对金融服务需求,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趋近银行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在当前形势下,银行业的业务结构多元化以及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共识,对不同的业务实施不同的增值税税率也是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这种情况又会引起企业内的资源向税负较低盈利较高的业务流动,进而影响到银行业的业务结构。
其次是促进银行业务的结构调整。银行业提供的存款、贷款业务以及包括结算、银行卡、代理等在内的中间业务已经发展成了刚性需求业务,但目前实施的“营改增”对于各类银行业务没有更细化的政策解释,银行业只有根据“营改增”过程中对自身经营利润影响的大小来判断业务的调整方向,这会影响到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务发展方向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以某市级中小银行为例,在“营改增”方案实施前,按照资产配置的最大收益化因素,其投资业务一般都占据银行资产总额的50%以上甚至80%左右,贷款类传统业务一般只占到20%左右,投资类业务大多反映在投资收益中,参照银行间同业往来业务都处于免征营业税的范畴。在“营改增”方案实施后,随着对投资类业务的征税,此银行面临资产业务中大部分投资业务需要缴纳增值税的转变,使其税收负担增加、银行净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促使其业务重心发生调整和改变,将逐渐缩小投资类业务规模,向纳税税负低的产品和资产业务、免税的同业业务进行转型。
(二)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金融市场一般分成两种: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其区别在于直接金融市场融资时不需要借助中介,融资的企业通过向资金持有的一方发行有价证券来获取资金;而间接金融市场需要借助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融资中介的角色。在间接金融市场中,企业将经营的资金存入银行,其他需要融资的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