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酒仙李太白新评
0.00     定价 ¥ 4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8410755
  • 作      者:
    颜景农
  • 出 版 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颜景农,1928年生,籍贯江苏镇江。国学专修,长期从教,退休于南京市江宁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致力于诗、文研究,有所创见和发现,被誉为诗论专家,先后著作出版的有:《近体诗特殊语式》、《作文运思艺术》、《相对文思法》、《作文起结法示例》、《诗词写作辞典》、《诗律不倒探源》、《红楼梦·贾宝玉》(评话本)、《诗词写作指导》、《美心传心和写心》、《新时期的成功新诗体》等。发表于国内外诗、赋、文若干。与同好者创办了东山诗社,长期主编刊务,现被留为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酒仙李太白新评》是对唐代诗人李白新评论之学术性专著。李白向来和杜甫并称为“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自韩愈《调张籍》这诗之后,对李白的高度评价,无论文学史书或诗歌赏析书,都是长盛不衰的,几乎家喻户晓了。
  可是李白另有负面情况,却被掩盖着,于今对于李白的全人之评论,仍然阙如。对于正确了解文学史、正确认识李白,都是不利的。著者颜景农经过多方缜密研证,撰了本著,从“失路”“失志”“失度”“失控”“失辞”五个方面作了“新评”,对读者重新认识李白其人有些意义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以上五个“失”,分别用了“哀”“叹”“憾”“缘”“惜”的表感情色彩的词,可窥见其对之惋惜之情了。值得关心李白的读者们一阅。
展开
精彩书摘
  《酒仙李太白新评》:
  一、择路而行的重要
  “失路”星口迷路,一可谓上街走错了路。这里不是用的本意。屈原《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马茂元先生《楚辞选》注道:“【失路】不择正路而行”。可见屈原是表达他坚持择走“独醒”的爱国正路,而不横奔失路。可哀的李白,他诗歌的艺术,被誉为“光焰万丈长”;而他的仕宦道路,却曾错走过了,以至被流放夜郎,成为叛国的罪人。
  可是,对李白政治上的“失路”,一般的读者,不一定了解。然而,有些研究李白的学者,竟也罔顾历史事实,或者为其辨白,搪塞过去;或者将事实颠倒,反罪为功!以放大其万丈光焰。这其中不免有怕被骂为“愚儿谤伤”的,明知事实,也避之不论。如此,一提李白,多是“光焰万丈”,其“失路”的重要一面被掩盖着。这很不利于我们对文学史的正确了解,自然也就不利于对文学优秀传统的继承。是、非、正、误,混之不清,传承的该如何传承?批判的该如何批判?
  设若缺乏足以参考的历史资料,那是不得已,把问题悬着再说。可是,有关李白“失路”的证明资料不少,如实地、公正地对他作出客观的评判,并非不能做到。如果是确实知道,而存顾虑,那不仅是缺乏勇气,实也愧对历史、愧对文学了。
  文学之路、仕宦之路,对于李白而言,往往不能分开。然而,两者毕竟不在同一领域。只要依据相关的历史记载,还是可以弄清的。对于评判李白,其仕宦之“失路”,尤其重要。这非仅因为仕宦之失路,属于失节性大事;更因这方面问题被存心护之者搅浑,颠倒了是非;所以尤应重视。故我老愚儿特特将“哀其失路”,安排在前;而且须有针对性地作出比证。因此,从全书来看,分量或不免失衡,尚请读者理解。
  二、附逆永王,致罪确凿
  根据永王李璘叛逆的性质,可定李白附逆之表现,断其属于附逆之罪,毫无疑义。
  遗憾!如今的地上友,多不这样看。这需要具体先引出一些相反的论说来,逐一辨个明白。而首先需对永王璘有个恰当的评判。在此基础上,接着再看李白的表现,包括其是主观情愿,还是根本不知情地误被“胁行”?再有,李亨当了皇帝,称为肃宗,是不是篡位的?倘若视为篡位,那么李璘“东巡”之举则属于正确。李白附他就属合法,且为正义之举了。这就连带着一系列的事件情况和性质,一一须弄个清楚。其顺序不免由李亨、李璘再到李白,逐一述来,分量可能不会太少的呢!广大读者必能理解。
  实际上,无论是谁,评论李白,都回避不了“流放夜郎”这件事;也必牵涉着李亨和李璘的是非。因此,定位李亨是个大前提,必先多用些笔墨,记述清楚,不带一点含糊。
  甲/太子李亨即皇帝位,完全合法
  有位工作于渭南市农科所的作者武承权,撰了篇《永王、李白谋反乎?》的论文,长达20页,为永王和李白辩护。笔者很佩服他花这样的功夫!尤其从事于农业研究的工作人员,对历史和文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实在难得。不过,看了他全文,觉得论说的根据,不足以作为辩议的对象;只因此文被收录于“中国李白研究会”和“马鞍山李白研究所”合编的《中国李白研究》一书之中,便沾着些权威的性质,所以引来相对地一议。武承权在其文的偏后部分,归结性地写了如下的论说:
  从以上永王、部将、李白三方面证据所证:永王东巡的宗旨就是平息安禄山叛乱的,他并没有想拥兵自立进行谋反。
  十二、唐肃宗李亨如何?(一)在两京失陷,半壁河山尽失,国祚存亡之秋,他竟篡位自立皇帝。如果唐玄宗是个不想让位的皇帝,唐室可能发生南朝和北朝,形成两个朝廷相互斗争的局面,说明他权欲熏心。
  ——《中国李白研究》317页
  所引这几行文字,已明确显示出作者的观点了。那就是①永王磷不是谋反;②李亨确是篡位。可惜,这两点都错,不合历史事实。本节重点先评李亨。
  李亨虽确实是于一“两京失陷,半壁河山尽失”的背景之下,在玄宗皇帝奔蜀的途中,做了皇帝的;但是,他绝对不是篡位,而是合旨、合礼、合法!论据如下:
  (一)李亨本就是太子,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据《新唐书·本纪第六》: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也……性仁孝,好学,玄宗尤爱之,遣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邢璹等侍读左右……二十五年,皇太子瑛废,死。明年立为皇太子。
  这段分明记载着原来的皇太子“瑛废,死”;第二年,即开元二十六年(738),李亨就被立为皇太子。皇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是被确认的君位继承者。立下皇太子,是皇权时代皇室里一种预先的安排。有了此种安排,一旦遇有在位皇帝不测,及时便由太子继承即位,以保证朝廷的稳定,不至于生乱。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哀其失路
一、择路而行的重要
二、附逆永王,致罪确凿
甲/太子李亨即皇帝位,完全合法
(一)李亨本就是太子,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二)李亨随玄宗奔蜀途中,本不愿离其左右
(三)李亨即位,实乃玄宗传让,推却不该
乙/李亨被斥“篡位”,还须正本清源
(一)天下本是皇帝私有
(二)李亨即位绝非“擅自”
(三)玄宗和太子原无父子矛盾
(四)李亨即位,没引起亨、磷兄弟间爆发内战
丙/永王李磷叛逆之罪,铁定无疑
(一)违旨行为,很是明白
(二)为之辩解,其实徒然
(三)内奔外剿,失败必然
丁/李白附磷,入幕自愿,绝非胁迫
(一)《永王东巡歌》附逆已明白
(二)其他诗文里,亦见非胁迫
(三)罔顾史之实,曲辨亦枉然

第二章 叹其失志
一、比对可叹
二、失志乱于行藏
甲/用行舍藏原有道
乙/行藏之道失乎志
(一)翰林供奉之期前
(二)翰林供奉之期后
(三)“失志”与“成就极致”
(四)“失志”与济苍生、安社稷

第三章 憾其失度
一、智能未见其奋
二、供奉却失其度
三、炫游公然无忌
四、真假浅薄违其实
五、厚颜扬奸而怨世
六、心中逍遥常不得

第四章 缘其失控
一、聊表“失”评之所发
二、总归所失之因由

第五章 惜其失辞
一、失辞为“惜”
二、失辞论例
歌以为跋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