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希望通过这些权谋之争,探寻人性中仍然存在的正义、正直、善与美的力量。
第一节 假仁义包藏祸心——移汉祚王莽登基
公元前3年,一个惊人的消息在长安官场上传播:新都侯王莽的儿子王获自杀了!
王获是王莽的第二个儿子,平素里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因此并不受朝野的瞩目,王莽对这个儿子也不怎么重视。直到有一天王莽外出,得知自己的次子在几天前杀死了一个家奴。
西汉末年,贵族官僚家中豢养着许多奴婢仆人。这些家奴地位低下,待遇恶劣,还经常受到虐待甚至杀戮。奴婢问题成为困扰朝廷的一大难题, 但是官府对越来越多的家奴被杀事件却熟视无睹,并不追究。王莽完全可以和其他贵族官僚一样,将儿子杀家奴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凭借王家的势力,也不会有人抓住这样的小事大做文章的。
但是王莽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召集了所有的家人和奴婢下人,公开责骂王获。王莽怒斥儿子说:“我们王家一向宽厚友善,家风严谨。我在朝廷的时候就力主解决奴婢问题,强烈反对虐杀家奴。朝廷体恤王家,如今让我归隐封地,安度余生,我更应该身体力行,在封地内宽待家奴,做天下表率。
现在你竟然干这样残忍不法的行为,我们王家还怎么容得下你!”
王获刚要申辩,王莽便用更加严厉的话语截住他:“今天有天地在此,众人为证。获儿,你自尽吧!用你的生命偿还冤魂的委屈,洗刷王家蒙受的羞辱。”王获吓得说不出话来。贵族杀害家奴,即使严格按照朝廷律法来办,通常也只是罚钱出役,最多也就是削官去爵,万万不会危及性命的。王获简直不敢相信父亲的决定。直到看到家人递过来的利剑,他才知道这是真的。在父亲严酷的眼神逼视下,王获不得不在当天自杀谢罪。
第一章 父子相残
第一节 “巫蛊之祸”乱朝纲——让汉武帝悔恨不已的滔天大案 / 002
第二节 暴戾父子相交恶——后赵石氏皇族的骨肉相残 / 011
第三节 父兄俱成刀下鬼——心狠手辣的隋炀帝杨广 / 016
第四节 争权夺利几时休——明成祖朱棣的御子之道 / 023
第五节 九王夺嫡暗结党——康熙与诸子的矛盾 / 037
第二章 母子争锋
第一节 虎毒食子灭人伦——为夺权鸩杀亲子的北魏胡太后 / 058
第二节 血雨腥风皇权路——对皇子两杀两废的武则天 / 063
第三节 “神龙革命”复李唐——懦弱皇帝李显参演的“逼宫”正剧 / 074
第四节 乾纲独断操权柄——慈禧太后与儿子之间的斗争 / 084
第三章 兄弟阋墙
第一节 鱼腹藏剑刺吴王——公子光设下的“鸿门宴” / 098
第二节 兵变玄武惊天下——为争储位杀兄弑弟的李世民 / 105
第三节 杀兄夺位不容情——完颜亮夜袭金熙宗 / 121
第四节 须臾祸患起萧墙——元文宗、元明宗兄弟的“礼让” / 128
第五节 兄弟相煎何太急——明英宗、明景宗的“夺门之变” / 135
第四章 为子夺嫡
第一节 千古毒妇第一人——制造“人彘”惨剧的汉高祖皇后吕雉 / 152
第二节 处心积虑终封后——汉景帝皇后王娡的上位之路 / 160
第三节 夙愿未成难瞑目——帮爱子和孙儿争夺皇位的辽太祖皇后述律平 / 169
第四节 机关算尽太聪明——害人终害己的武惠妃 / 176
第五章 同室操戈
第一节 十年显赫成烟云——东汉安帝思皇后阎姬的垮台 / 184
第二节 你方唱罢我登场——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 / 191
第三节 “靖难之变”疑千古——建文帝朱允炆的“逊国”之谜 / 204
第四节 觊觎皇位竟得诛——明宣宗亲征平定“朱高煦之叛” / 213
第六章 外戚擅权
第一节 假仁义包藏祸心——移汉祚王莽登基 / 230
第二节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跋扈将军”梁冀的下场 / 242
第三节 “牝鸡司晨”乾纲紊——弱智皇帝司马衷的悲剧 / 246
第四节 清除异己独擅权——唐中宗时的韦后之乱 / 256
第七章 君臣较力
第一节 “狡兔死,走狗烹”——天才统帅韩信的悲剧结局 / 264
第二节 两朝开济老臣心——被枉杀的开唐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 270
第三节 “宰相下狱,安有全理”——含冤而死的唐朝宰相裴炎 / 280
第四节 “甘露之变”风波起——唐文宗与宦党的较量 / 291
第八章 权臣篡位
第一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曹氏篡汉始末 / 300
第二节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晋代魏的天道轮回 / 310
第三节 顾命臣行谋逆事——一句戏言引发的宫廷政变 / 323
第四节 时来天地皆同力——北周国丈杨坚的开国之路 / 333
第九章 宦官乱政
第一节 权宦窃国亡秦祀——指鹿为马的第一宦官丞相赵高 / 344
第二节 袖里乾坤轻移放——权倾朝野的“十常侍” / 355
第三节 三公不过掌中物——独揽朝政的“立地皇帝”刘瑾 / 362
第四节 一人之下九千岁——宦党第一权枭魏忠贤 / 373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