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宋帝国三百年(第三部)
0.00     定价 ¥ 49.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35997
  • 作      者:
    月润江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月润江南,准80后汉子一个。生于湘水之南,学于长安之麓,居于渤海之滨,耕于历山之下。自幼喜爱历史,常常沉醉其间,曾将半月饭费换回史书一册,有此精神食粮,竟全然不觉肚饿。历史虐我千百遍,我待历史如初恋。好在苦心人天不负,字里行间爬了好几年,头顶总算冒出了一点小光环:头条官方认证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天涯论坛煮酒论史板块人气作者。始终相信“历史本来就很有趣儿,历史也可以写得很有趣儿”,愿与渚君分享乐趣儿。
展开
内容介绍
  本系列图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唐末农民起义到崖山海战之间三百余年中发生的历史故事。
  《大宋帝国三百年(第三部)》史料均源于正史,其中既有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也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既有帝王的开疆拓土、或明或昏,也有名臣们的生平际遇、宦海沉浮,众多人与事交织成一部大气磅礴的两宋历史剧,读者可从中感受到那段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情百态,更可从人与人及国与国的博弈中品味世情的冷暖与处世之道。
  《大宋帝国三百年(第三部)》行文沉稳大气而不失轻松幽默,语言极具镜头感,读来有“追剧”的感受,令读者不忍释卷、拍案叫绝,是一部老少成宜的历史小说。
展开
精彩书评
  ★一直在头条上追读,从唐末农民战争追到崖山海战,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文笔的不断精进。写史,本书得《资治通鉴》的精髓,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详略得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写人,本书向《红楼梦》致敬,人物皆有血有肉,不落于脸谱式的刻画;写肖世,这就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头条粉丝
  
  ★在幽默说史的书滥觞的今天,江南老师的文字显得越发珍贵:大气磅礴、沉稳浑厚、表述严谨、思辨犀利;幽默得恰到好处、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绝非哗众取宠式的搞笑。真的是令人翻开首页,就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怎一个“欲罢不能”了得!要知道,这可是洋洋洒洒两三百万字的巨著啊!
  ——天涯粉丝
  
  ★作者与当年明月,可谓一时之瑜亮。比较二者的文字,如看高手对弈般过瘾。江南老师的作品,尊重历史、有趣儿、有料儿、长知识。读史观今,何其乐哉!
  ——豆瓣粉丝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宋帝国三百年(第三部)》:
  节度使,辖地千里,州连郡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人财物事,无所不统,权力之大,令人咋舌。自唐朝以来,成为节度使,几乎是每一名武将的人生理想。
  节度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其合理的历史因素,但随着节度使权力的日益膨胀,不可避免地对中央政府构成巨大威胁,甚至危害到皇权。这一点,经历五代乱世的宋太祖与宋太宗,是有切肤之痛的。因此,宋朝开国之后,深谙节度使之弊的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逐渐削夺各地节度使的权力。到其驾崩前,节度使的权力已大不如前,难以再形成对抗中央的地方势力。太宗即位后,采取了进一步措施——罢节镇领支郡。
  所谓“节镇领支郡”,类似于今天大军区的概念。节度使的管辖范围,一般包括多个州郡,一旦节度使权力得不到遏制,很容易形成地方独立王国。太宗对此十分忌惮,于是即位不久,就决定在兄长所执行的削夺节度使权力的基础上,再砍一刀。而挨了太宗第一刀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宗以往的老对手——赵普。
  自从开宝六年(973年)八月罢相之后,赵普便以“使相”的身份,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驻地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三年后,太宗即位,不久就下诏,派素与赵普不和的少府监高保寅任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知府。
  怀州,正是河阳三城节度使管辖的支郡。高保寅到任不久,就以“赵普同志不支持工作”为由,上奏朝廷,要求怀州直接隶属中央,不再受河阳三城节度使节制。太宗收到奏疏,正合心意,大笔一挥——中!
  就这样,怀州从此直属中央管辖,节度使不再对其有管辖权。赵普结结实实挨了太宗一刀。不过,赵普也不用难过,因为很快,另一个重要人物也要挨太宗一刀。
  怀州之事不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刺史许昌裔也上奏,参了顶头上司、保平节度使杜审进一本,认为他派亲信来虢州掌管税务工作,严重影响了自己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管辖权,要求朝廷处理。
  杜审进是谁?
  赵炅的老妈是杜太后,说到这里,你应该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吧?没错,这个杜审进正是杜太后的亲弟弟、宋太宗的亲舅舅。
  这样看来,许昌裔胆儿可真够肥的,敢参皇亲国戚。实际上,许昌裔的政治情商很高,怀州之事,他已揣摩出圣上的心思,所以才敢出手,投其所想。
  赵炅收到许昌裔的奏章后,立刻派左拾遗李瀚赴虢州调查。调查结果不出许昌裔所料,李瀚回京后,向太宗明确指出,节镇领支郡、派遣亲信掌管州郡税收征管等事务,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议废除节镇领支郡这一制度。于是,太宗果断下诏,一砍到底,将全国节度使所辖支郡统统取消,全部改为中央直属。
  连自己的亲舅舅都不留面子,何况他人?从此,各地节度使纷纷夹起尾巴做人。
  太平兴国二年,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廷让等,不约而同地进京觐见太宗。不久,太宗下令:向拱、张永德、张美、刘廷让俱罢为诸卫上将军,留京师,美其名曰“不敢再让繁重的政事麻烦诸位老臣”。
  赵普则被罢使相之职,以太子少保的名义留京。但问题是,当时太宗刚刚上台,还没有立太子呢,赵普这个所谓的“太子少保”,到底保谁呢?
  赵普也深知自己与太宗的矛盾,如今不被新皇帝待见,是早有预料的结果,只是没想到,太宗这么狠,一点面子都不给,将自己一撸到底,搁在京城,等于活活软禁起来。在此情形下,赵普选择了沉默、隐忍、蛰伏,直到四年之后,再次踏入江湖,掀起腥风血雨。
  什么,你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答案,待后文揭晓。
  总之,几招下来,武将们被折腾得够呛。太祖、太宗两朝所确立的“崇文抑武”政策,对有宋一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地方节度使彻底失去了权力基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只知藩镇大帅,不知朝廷天子”的历史彻底翻篇,大宋皇权的威严、皇帝的威望、皇命的威力,遍布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点,清晰地反映在“李飞雄事件”中。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三板斧
第2章 文治天下
第3章 武将的冬天
第4章 镇抚四方
第5章 太原!太原!
第6章 兵败高梁河
第7章 德昭之死
第8章 颓势稍减
第9章 宋辽之争
第10章 赵普复相
第11章 廷美之死
第12章 契丹那些事儿
第13章 契丹版“纸牌屋”
第14章 这个女人不寻常
第15章 雍熙北伐
第16章 魂断陈家谷
第17章 痛定思痛
第18章 卷土重来
第19章 宋军威武
第20章 平戎万全阵
第21章 西北变乱
第22章 此消彼长
第23章 功亏一篑
第24章 西北二人转
第25章 弃守之争
第26章 五路进军
第27章 西南之乱
第28章 储位之争
第29章 倒霉孩子
第30章 天命所归
第31章 暗流涌动
第32章 吕端大事不糊涂
第33章 力挽狂澜
第34章 盖棺论定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