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书”《国粹》作者的重磅新书,与《国粹》同属“王充闾人文三部曲”。
文脉,就是文明演化的历史血脉,随着人类一代一代的繁衍而被延续保护下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经过漫长的熏陶浸润,逐渐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文脉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从根本上说,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本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的千年心灵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史。它以优雅的散文梳理了中国人文的脉络,描绘中华三千年文明史上先贤的心路历程,纵贯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揭秘中国文化托命之人的心灵世界,写出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传承文脉而明道、修心、守正、创新等叱咤风云的往事,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胸怀、内涵、坚守、情操……让人们在一代代文脉相传之中,得以明晰我们民族的心灵史;回荡在漫长的悠悠岁月中,理解我们的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随着人类的一天天进步,哲学、文学、艺术、思想随之繁荣起来,文脉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这也正是人类灵魂的发展之路。本书把文脉传承与心灵历程完美结合,既能薪火相传、心心相守,又能有益于塑造自己的心灵,解除我们今天内心的困惑,升华人们的情感境界,让文脉一代一代地延续弘扬,相传留存,以感化天下、泽及四海。
展开
王充闾是学者类型的作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认知不都在感性的层面,还有直逼精神内觉的理性领悟。阅读作品时,涵泳中灵思种种,流出诸多趣谈。但又非士大夫那样载道之论,而是从现代性中照应古人之思,遂多了鲜活的判断。我阅读他的书籍,觉得不是唯美主义的吟哦,在对万物的洞悉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学问的积累,还有生活经验的对照。心物内外,虚实之间,不再是隔膜的存在,作者看到了人世间的阴晴冷暖。王充闾是散文家,他的学问也非书斋气的,有别人没有的套路。古风从文字中吹出,他也成了那文字的一部分。
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向峰:
论起充闾散文的情感,那则是属于寄意于广阔社会人生的仁人与高士的大情感,既有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也有参透世态的大彻大悟,其前者得益于儒家,后者来源于庄禅。
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孟繁华:
王充闾的散文是散文困境中的一座丰碑。他独立的思想和情怀,在温和从容的书写中恰恰表现出一种铮铮傲骨,在貌似散淡的述说中坚持了一种文化信念。王充闾对高贵文化更倾心和意属。值得强调的是,辽宁还是一个散文创作的高地。它的重要性不在于作家队伍和声势,而在于它不能替代的影响力。王充闾的文化散文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可以看作是这个时代散文创作的标志性成就,他在文坛引起的巨大反响仍在持续。
评论家、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洁非:
王充闾的历史散文的文史含量着实令人吃惊,作家胸中若无几百本书的阅读积累,无论如何是写不出的。他的作品深地打动我的,首先是洋溢在作者心中,并透过文字传递给读者的一种来自读书的单纯而巨大的快乐。
中国当代剧作家、作家,《中国读本》主编 苏叔阳:
充闾先生是当今中国作家中,少有的几位有大学问的人。
出版家、三联原总经理兼《读书》主编 沈昌文:
王充闾的功底真好,举杯一唐诗,落杯一宋词。如今,这样的文人已经不多见了。
评论家、西南师范大学教授 傅德岷: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化散文”,以其诗性思维和辩证逻辑的和谐统一,反思生命存在和关注生命个体及其哲学、文学、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内涵。呈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地域上.南方以余秋雨为代表,北方则以王充闾为代表。后者的“历史文化散文”空灵飘逸。以诗意的思想、冷静超脱的灵感、精巧潇洒的结构、典雅隽永的叙述获得了对历史的新的文化语境的阐释。其独特的美学魅力领一时之艺术风骚。
散文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祝 勇
充间先生试图将历史的任何一个局部放大到很大。而将自己隐藏起来。他的姿态越是平朴。就越是和他所表达的重大主题形成反差,也越会形成语言张力,令读者感受到他与苦难对质的勇气和深刻的思索。
出版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臧永清:
充闾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有那么精深的研究和体悟,又有那么高超的写作技巧,完成这么一本难写的书的是基本有保障的。我的师兄孙郁先生早就对我说,充闾先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之深、之广,甚至是很多专攻于此的历史学教授所不及的。
《光明日报》:
王充闾是与余秋雨、梁衡等大家齐名的当代著名散文家,其作品被海内外各界大众读者所欢迎,素有“南余(秋雨)北王(充闾)”之称。作者既在私塾接受过系统的传统国学启蒙,又进入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其作品因厚实的文化底蕴及情感深度被屡屡选入多省市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语文读本。提笔落句宛若信手拈来,情感深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
《辽宁日报》:
王充闾以散文创作而扬名,一部部沉甸甸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历史文化散文,分析人物,解读事件,剖析问题,评述公正,这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更是一个人学术修养的表现。他在少年时代曾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扎实的古诗文根底,这样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人生历程。对于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和问题,他有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中宣部党建网:
作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先生幼年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文史功底十分扎实,其学养之深厚,在当代作家中是拔尖的;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历史文化散文,向来就以渊深、博雅、厚重享誉于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