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研究
0.00     定价 ¥ 7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737281
  • 作      者:
    王丽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界深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博士,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和人才学相关理论研究,近年来围绕研究方向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湖北省思想库课题以及校级科研、教研等多个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出版学术专著4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收入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学术专著,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七章内容,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概述及研究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与功能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横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纵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失衡及其原因分析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优化。本书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界深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优化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是为了产生出应有的功能,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但是,由于前面已经分析过的各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常被破坏而影响到功能的发挥。因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对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构成要素的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由价值的要素组合而成,要素是形成结构的基础,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必须先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构成要素的质量。


(一)指导价值主体树立科学的需要观


价值主体需要观,既直接影响价值结构的合理构成,还会影响到价值功能的发挥。


1纠正价值主体错误的需要观


纠正价值主体错误的需要观,首先要识别和抵制错误的需要观,这是树立科学需要观的前提,原因在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错误的需要观,它们直接阻碍科学需要观的形成。


(1)引导价值主体识别和抵制错误的需要观


错误的需要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存在的错误需要观。社会存在的错误需要观既会直接影响科学需要观的树立,还会影响个体的需要观。对此,要高度重视对错误需要观的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错误需要观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金钱至上、享乐为先、极端利己。


持金钱至上的需要观的人,将金钱看得高于一切,比什么都重要。有钱就快乐、就幸福,没钱就不快乐、不幸福。为了得到钱,这些人完全无视道德、法律。于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偷盗、抢劫,甚至杀人、贩毒,离了金钱绝对不行。但一个只有钱没有其他追求和寄托的人,是不会过得幸福的。金钱至上,利欲熏心,只会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感受不到人情的温暖。

持享乐为先的需要观的人,就是将个人的感官快乐和实际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人在思想上,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排场、比阔气,信奉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行动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怕吃苦,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热衷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纵情享乐。持享乐为先需要观的人,会丧失斗志,迷失人生发展的方向而走入歧途。

持极端利己的需要观的人,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他们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


第二,个体存在的错误需要观。社会是由个体组合而成,社会存在的错误需要观必然会在个体身上发应出来。但是,个体是作为单个的人独立存在的,他的需要有自己的特有个性。个体存在的错误需要观与社会存在的错误需要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体错误的需要观有:拜金主义、急功近利、重物质轻精神等。


拜金主义的需要观。持拜金主义需要观的人,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的需要。这种错误的需要观把人降低为金钱的奴隶,把金钱、别墅、豪车当成成功的标志和身份的象征。拜金主义的需要观会造成人情冷漠、道德沦丧、信仰缺失。急功近利的需要观。持急功近利需要观的人,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他们急于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期需要,追求个人需要而不顾全局利益。重物质轻精神的需要观。持重物质轻精神需要观的人,过分重视物质的需要而轻视精神需要。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既要有物质需要,更要有精神需要。物质是社会和人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物质需要,个体不仅难以发展,就连生存都成问题。个体如果仅有物质需要,没有精神需要,他就会缺乏理想信念,缺乏精神动力。这样,他就很难向高层次发展,他的人生会毫无意义。


(2)纠正错误需要观


如何才能纠正错误的需要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教育。要纠正错误的需要观,必须帮助价值主体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用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抵御和纠正错误需要观的能力。从现在需要观出现的问题来看,其根本原因就出在理论学习上。当前,在浮躁、功利等负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相当数量的人没有认识到科学理论的价值,不愿甚至不想学习理论。由于头脑中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错误需要观的影响。要纠正错误需要观,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需要理论的教育,提高价值主体的理论水平,增强其识别和纠正错误需要观的能力。在传授科学理论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个体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学习科学理论是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克服错误的需要观

。理论教育,要联系价值主体在需要观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传授理论,引导他们学习理论并用来解决自己在需要观上存在的问题。由于价值主体生活的环境,成长的经历不同,他们之间在需要观上存在的问题是有差异的。因此,价值主体存在的问题不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就不同。比如,对存在急功近利错误需要观与重物质轻精神错误需要观的价值主体,教育的重点就不同。对存在急功近利错误需要观的价值主体,在进行理论教育时就要帮助他在注重眼前利益的时候,必须注重长远利益,这样才有远大的目标,才能持之以恒地奋斗,不断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对重物质轻精神错误需要观的价值主体,则要帮助他认清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二者的不可或缺性,它们都是人发展不能缺少的需要,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人的发展。二是要注重对不同程度错误需要观的价值主体的教育。错误需要观也是分层次的,有的错误程度大,有的错误程度小。对错误程度大的价值主体,纠正的难度大,思想的变化还容易反复。对他们就需要耐心的长时间地进行教育,指导他们认识错误,逐步改正错误的需要观。对错误程度低的价值主体,纠正的难度就小。对他们的教育就要快,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理论,认清错误需要观的危害,早点纠正错误。三是要注重对不同年龄段的错误需要观价值主体的教育。不同年龄段的错误需要观价值主体的教育也存在区别。比如,价值主体从年龄上划分,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进行纠正错误需要观的教育时,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重点。其原因是,首先,他们正处在科学需要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需要观,树立科学的需要观将影响他们终身。其次,他们社会阅历浅,识别能力弱,接收网络信息多,这就很容易受错误需要观的影响。最后,逆反心理较重。青少年是人生逆反心理较重的时期,要帮助他们接受科学理论教育,纠正自己的错误需要观,难度也较大。鉴于以上原因,青少年是科学理论教育的重点。


第二,引导价值主体认识到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和危害。要纠正错误的需要观,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帮助价值主体认识到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和危害。价值主体只有认识到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和危害,才能自觉主动地纠正自己错误的需要观。如何引导价值主体认识到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和危害?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引导价值主体认识到:物质财富至上、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终将会造成“人的异化”,忽视情感、忽视他人,更谈不上服务、奉献,银行“数字”的增长才会让他们开心,长此以往,为了追逐金钱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也是当前部分官员行贿受贿、贪赃枉法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社会的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经过自己的艰苦劳动创造出来的,这些财富归人民群众享受,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任何侵占社会财富的人都是犯罪的。价值主体还要认识到:在人与金钱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导地位,不能被金钱左右。人有正常的物质需要,这既是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但如果这个度没有把握好,把物质需要看得高于一切,沉醉于享乐,就会陷入两个极端,一是贪图享乐。为了享乐,有的人靠“啃老”,有的人偷盗抢劫,有的人贪污受贿,还有的甚至贩毒、卖毒。他们通过这些形式获得财富来满足自己的享乐。沉浸于享乐的人,不仅一生毫无价值,还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带来破坏。此外,如果拼命的赚钱只是为了自身的享乐,而没有为他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看似潇洒,实则心灵极度空虚。二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极端利己或精致利己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他们缺少社会责任感。这些人只知道向社会索取,不愿意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长此以往,他们会误入歧途,不仅断送自己的前途,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须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引导价值主体认识到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和危害,这样才能培养价值主体正确的需要观。


第三,加强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指指导价值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

参与改造世界的教育活动。价值主体只有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在实践中认识到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和危害,逐步形成正确的需要观。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对价值主体纠正错误的需要观有以下作用:一是价值主体正确需要观来源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价值主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近距离接触世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世界和了解世界,在鲜活的事实面前受到教育,辨别形形色色的错误需要观产生的根源及其带来的危害,提高抵制错误需要观的能力。二是在实践中检验自身需要观是否正确。如何判断价值主体需要观的正确与否,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需要观运用于实践,亲自去体验、感悟,才能辨别需要观是否正确。三是在实践中纠正错误需要观。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和外界各种错误世界观的影响,价值主体头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错误需要观。要纠正这些错误的需要观,除了用科学理论去辨别、纠正错误的需要观念,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纠正错误的需要观。组织、鼓励价值主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与社会、与他人的接触中,在看到正确需要观给人和社会发展带来推动作用的同时,认识错误需要观造成的危害。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就能自觉地纠正错误需要观,形成正确的需要观。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概述及研究的意义 3

一、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含义解读 3

(一)结构含义解读 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含义解读 6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作用 11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类型 13

(一)物质价值结构和精神价值结构 13

(二)社会价值结构、集体价值结构和个体价值结构 15

(三)现实价值结构和潜在价值结构 18

(四)显性价值结构和隐性价值结构 18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本质属性 19

(一)整体性 19

(二)动态性 19

(三)层次性 19

(四)整合性 19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研究的意义 20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研究的理论意义 20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研究的实践意义 21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与功能分析 24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的含义与特性 24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的含义 24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的特性 25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 37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保证功能 37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约束功能 43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塑造功能 48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激励功能 52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与功能关系的分析 56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 57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系统 58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 61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 61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论述的评析 61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界定 66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作用 70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 72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论述的评析 7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的界定 77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的作用 81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介体 84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介体论述的评析 84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介体的界定 88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介体的作用 92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横向结构     ………………………………    95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理论阐释 95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物质价值 95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精神价值 103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分析 117

(一)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价值对精神价值的影响 117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价值对物质价值具有反作用 123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纵向结构 128

一、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128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含义、类型和特性 128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内容 134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定位及功能 140

二、 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 142

(一) 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含义 143

(二) 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定位和功能 146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150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含义 150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定位和功能 153

三、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 158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关系分析 159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关系分析 161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失衡及其原因分析 164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失衡的含义及现实表现 164

(一)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失衡的意义 164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失衡的含义解析 165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失衡的现实表现 167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180

(一) 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 181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自身问题的影响 191

(三)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条件的限制 199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优化 206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构成要素的质量 206

(一)指导价值主体树立科学的需要观 206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的功能 218

(三)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227

二、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中出现的问题 230

(一)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构成要素出现的问题 230

(二) 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要素搭配出现的问题 234

(三)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受环境干扰出现的问题 240

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250

(一)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积极因素的作用 250

(二)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 252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255

主要参考文献 259

(一)经典著作与重要文献类 259

(二)学术著作类 260

(三)学术论文类 263

(四)学位论文类 269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