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梁实秋散文精选集:闲情雅致,尽在生活
0.00     定价 ¥ 45.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6215128
  • 作      者:
    梁实秋
  • 出 版 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极具代表性散文随笔集,现代小品文创作的典范;于简单中蕴藏大智慧,于平淡中流溢真性情。

☆精选了梁实秋先生数十篇经典散文,是值得珍藏一生的文艺珍品。    

☆在复杂世界里,过好珍贵一生的四种核心能力:质朴、有趣、发现美好、坦然率真。   

☆全新软精装设计,随书精选精美摄影彩插,图文相得益彰。愿你在平淡生活中品悟人生,用诙谐的态度面对世情冷暖。


展开
作者简介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代文宗。他的散文平实简练,质朴幽默,平淡之处见奇崛,以幽默闲适的风格,讲出一针见血的哲理真知,值得一读再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梁实秋先生关于日常生活、读书以及大自然的散文精选集,共分为六大部分:闲情、文房、阅读、雅舍、自然、日子。文字淡雅,趣味浓挚,学问广博,观察生活、自然细腻,既能让今天的读者收获新知,又能让今天的读者开怀一笑。其文历久弥新,不仅为当时文坛所称颂,也影响至今,“雅舍小品”已成为我国文学界之一经典。而从其中“雅舍”一文中,我们不仅仅可见作家之文雅,也可见其安贫乐道、洒脱从容之性情,于此,读者当别有所悟。


展开
精彩书评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更像一朵花。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应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

——余光中

 

我写短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梁实秋很幽默,他影响了我很多。

——韩寒

 


展开
精彩书摘

读画

《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诗与画是两个类型,在对象、工具、手法各方面均不相同。但是类型的混淆,古已有之,在西洋。所谓Ut pictura poesis,“诗既如此,画亦同然”,早已成为艺术批评上的一句名言。我们中国也特别称道王摩诘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究竟诗与画是各有领域的。我们读一首诗,可以欣赏其中的景物的描写,所谓“历历如绘”。但诗之极致究竟别有所在,其着重点在于人的概念与情感。所谓诗意、诗趣、诗境,虽然多少有些抽象,究竟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达最为适宜。我们看一幅画,可以欣赏其中所蕴藏的诗的情趣,但是并非所有的画都有诗的情趣,而且画的主要的功用是在描绘一个意象。我们说读画,实在是在画里寻诗。

“蒙娜丽莎”的微笑,即是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人在猜这个微笑的谜,其实都是多此一举。有人以为她是因为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微笑,那微笑代表女性的骄傲与满足。有人说:“怎见得她是因为发觉怀孕而微笑呢?也许她是因为发觉并未怀孕而微笑呢?”这样地读下去,是读不出所以然来的。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像“蒙娜丽莎”这样的画,还有一些奥秘的意味可供揣测,此外像Watts的《希望》,画的是一个女人跨在地球上弹着一只断了弦的琴,也还有一点象征的意思可资领会,但是Sorolla的《二姊妹》,除了耀眼的阳光之外还有什么诗可读?再如Sully的《戴破帽子的孩子》,画的是一个孩子头上顶着一个破帽子,除了那天真无邪的脸上的光线掩映之外还有什么诗可读?至于Chase的一幅《静物》,可能只是两条死鱼翻着白肚子躺在盘上,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也许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一点。画山水不是“春山烟雨”,就是“江皋烟树”,不是“云林行旅”,就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山水画中寄托了隐逸超俗的思想,所以山水画的境界成了中国画家人格之最完美的反映。即使是小幅的花卉,像李复堂、徐青藤的作品,也有一股豪迈潇洒之气跃然纸上。

画中已经有诗,有些画家还怕诗意不够明显,在画面上更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自宋以后,这已成了大家所习惯接受的形式,有时候画上无字反倒觉得缺点什么。中国字本身有其艺术价值,若是题写得当,也不难看。西洋画无此便利,“拾穗人”上面若是用鹅翎管写上一首诗,那就不堪设想。在画上题诗,至少说明了一点,画里面的诗意有用文字表达的必要。一幅酣畅的泼墨画,画着有两棵大白菜,墨色浓淡之间充分表示了画家笔下控制水墨的技巧,但是画面的一角题了一行大字:“不可无此味,不可有此色。”这张画的意味不同了,由纯粹的画变成了一幅具有道德价值的概念的插图。金冬心的一幅墨梅,篆籀纵横,密圈铁线,清癯高傲之气扑入眉宇,但是半幅之地题了这样的词句:“晴窗呵冻,写寒梅数枝,胜似与猫儿狗儿盘桓也……”顿使我们的注意力由斜枝细蕊转移到那个清高的画士。画的本身应该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假文字为之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

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一说到读便牵涉到文章词句,便要透过思想的程序,而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闲情

闲暇

散步 

旅行

读画 

音乐 

下棋 

放风筝 

听戏、看戏、读戏

南游杂感 

 

第二章 文房

文房四宝 

图章 

写字 

书房

纽约的旧书铺 

 

第三章 阅读

书 

读书苦?读书乐? 

晒书记 

好书谈 

读《骆驼祥子》

灰色的书目

 

第四章 雅舍

北平的街道

雅舍

台北家居 

平山堂记 

双城记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第五章 自然

雷 

树 

盆景

四君子

群芳小记

春来忆广州 

 

第六章 日子

手杖

早起

过年

拜年

生日

猫话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