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
——二十世纪的中国,风云激荡,胡美医生在华三十年之久,他见证了中国的历史。人们从一开始认为“他不懂医”,到后来视他为“城市的救星”。作者不仅记录下了湖南人对外国人及现代医学看法的变化,以及现代医学如何艰难叩响古老中国大门的历程,也留下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录。
2.中医与西医碰撞的生动诠释
——西方医生的到来,在中国引发了怎样的反应?西医如何在排外保守的长沙站稳脚跟?西医如何看待中医?这本书真实记录了西医在中国扎根并发展的历史。
3.疫情驱动人们了解更多医学相关的知识
——疫情当前,肤色、国籍都无法阻止人类结成共同体去抗击疾病。在病毒肆虐全球的今天,我们共同追忆这样一段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互相碰撞进而联合的历史,具有特别的意义。
“北协和,南湘雅”,湘雅医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本书是由湘雅医学院和湘雅医院的创始人之一的美国医生胡美于1949年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他于20世纪早期在湖南从事医学工作的种种见闻。
胡美医生以一个西方医学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叙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医学文化和风俗、社会对疾病的看法、中国人对中西医的态度以及医生—病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不失为一本视角独特、叙述翔实、生动有趣的回忆录。
省里的财政总管梁先生病倒了,他的儿子亲自陪同我给他看病。当他第一次进入医院接待室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一次特殊的经历。他直接对我说:“我父亲病了很长时间。一周前,病情恶化了,因此,我母亲现在想请你前去。两个月前我曾努力劝说家人让我请你出诊,但是你知道老派湖南人多么保守。直到今天,他们还是认为王医生对我父亲的病情足够了解。”
我知道,王医生是长沙最有名的中医。“他主治你父亲的病多久了?”我问道。
“主治是什么意思呀?”
我再次意识到,不是由医生来作最后的决定。
多少次,我坐着轿子从几进几出的官宅里出来时,会遇到抬着有名中医的轿子进去,也就是下一个看病的专家。我设想,在那种情况下,应该遵从这样的程序,即:我前去看一下病人,问些必要的问题,进行检查和建议,然后离开。但是,这次不同的是,在富丽堂皇的门口,我和王医生的轿子同时进入庭院。我们被一起请进接待室,仆人们请我们并排坐在华丽的雕花黑檀木长椅上。芳香的茉莉花茶同时给我们端上来了。不久,病人的两个大一点的儿子进来,分别向我们深深鞠躬,然后坐在接待室的另一侧。
“家父病重,”年长的兄弟说道,“我们劝说母亲将你们都请来。这样,我们可以从两种医学体系的代表中获益。我们希望你们一起检查病人,说出你们的观点。就我们所知,在长沙将两位如此有名的医生同时请来出诊还是第一次。我们相信,在未来,中医和西医系统应当充分探索。依靠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以便使病人得到更广范围的治疗。”
我不知道王医生和我谁更惊奇,但是我们都接受了这前所未有的提议,一起走进病人房间。病人不省人事,也被两位佣人支撑着。我感激这些兄弟们在求诊时表现出来的教养,他们都在现代大学中接受过教育。我确信自己作为新来者,正被考验着。家庭成员近距离观察着我,想知道我的诊断与王医生的诊断是否接近。
部分因为我是年轻人,但主要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病人和学习王医生的程序,我鞠躬示意,请王先生先给病人检查。观察他的诊断是一次非凡的经历。他坐在病床左侧的椅子上,面对病人,凝视了很久,仔细观察病人的头部,脸部和脖子有肿块,脖子上有明显的静脉振动。
到此时为止,王医生没有将手放在病人身上。他俯下身,细听各种可能听到的声音:不规则的呼吸,低沉的呻吟声。
此后,他问道,病人病多久了?这是第一次发病还是老病复发?他受过湿还是受过凉?发病前有没有家庭矛盾?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站起身,满脸严肃走到床边。仆人们把一堆书,约有三英尺高,放在他手边;他把病人的左手腕轻轻地放在书上,长时间仔细聆听脉搏的声音。接着,将右手腕放在书上,同样仔细聆听脉搏的声音。他还认真观察病人的舌苔;掰开紧闭的眼睑,细看了病人的眼睛。
轮到我了。王医生请我检查病人。我按照西医检查昏迷病人的方式,感觉脉搏,检查瞳孔、舌头、反射情况,使用听诊器和温度计。我甚至把病人的袖子挽起,测量血压,高得可怕。接着,我在客椅上坐下。
就像我礼让王医生先检查一样,作为长者,我请他先出示诊断。
对于导致昏迷的多种可能性,他进行了一次学识渊博的长篇演讲。“最终,”他评论道,“你看到我仔细检查了左手腕和右手腕各三个脉搏点位。我们从西晋王叔和的教义中学会有关脉搏的技巧。他教导说,任何疾病的特性最终都能通过对两个脉搏彻底的检查发现。外国医生,如果你亲自感觉一下左边脉搏,你会发现三个脉搏中最重要的,最靠近肘关节的那个,几乎消失了;第一个也是最不重要,最靠近手指的脉搏,几乎感受不到。这些观察,连同长期经验和对伟大医学圣人经典的关注,让我确信病人得了严重的肾病,还有相当严重的心脏病。我请求你再检查一遍,说说你是否同意我的诊断。”
病人整个身体肿胀,我用手指深深压进组织里,就会留下重重的凹痕。我的检查已经让我做出独立的诊断,但出于对老医生的尊重,我再次把了脉,然后平静回答道,我倾向于同意他的结论。我补充说,我将保留自己的判断,直到精确的实验室工作完成。稍后,化验结果肯定了他的诊断。
王医生深得中医的真传,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尸体解剖,也没有在实验室里做过化学实验或显微镜观察。但他的诊断是以十分确定的方式给出。我几乎听见他说,“除了肾病还能是什么呢?”
梁氏兄弟的表情足以显示出他们对王医生的信任。发现外国医生也同意王医生的诊断后,他们毫无疑问地打消了疑虑。
一起出去的时候,我对王医生说,“请你务必要尽早参观我们医院,看看病房和实验室。我相信你会有兴趣看到显微镜下显示的肾病。”
“谢谢你友好的提议。那肯定非常有趣。我怕自己不能完全理解。我们有关疾病的概念与你们西方非常不同。”
当我再次发出请他参观的邀请时,我补充道,“我们的年轻学生在做这些精确的实验”。王医生评论道,“希望我们不要让学生们忘记伟大医生扁鹊和张仲景,以及脉搏权威王叔和的名字和教义”。
我领会到他的暗示,于是邀请他每学期来我们学校开展一些讲授传统中医经典著作的讲座。他保证一定前来,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在回去的路上,我回想着此次访问,很感激遇到一位古代医学的代表,并同他一起给病人诊断。两天后,财政总管梁先生死于昏迷,所有迹象都肯定了王医生有关肾病的诊断。
译者前言
致谢
前言
01 伟大的旅程!
02 封闭的拱门
03 长沙城
04 西拱门大街
05 “五十文! 不能再少了!”
06 “他不懂医!”
07 第一批住院病人
08 医疗竞争对手
09 广告支出
10 “先生,我来谢谢您!”
11 注射医疗
12 医院的邻居
13 形式多样的救护车
14 “一块翡翠!”
15 “虽然他是外国人”
16 伟大的太平门
17 “时机还未成熟”
18 文化传统
19 “他赶走了瘟疫!”
20 “看护和守卫的专家”
21 潮宗街
22 家庭控制着治疗
23 韦尔奇博士奠基
24 城墙之外
25 灵魂的世界
26 好伙伴
27 不平静的十年
28 卫生改革
29 城市的救星
30 “是的,但是”
31 “你将在黎明被枪决!”
32 “百年之计”
结语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新周刊》官方微博2020年3月3日推介本书,称此书是湘雅医院创始人胡美博士的回忆录。1905年,胡美受耶鲁大学雅礼会邀请,赴中国长沙创办一所现代医院。半个世纪以后,他在美国写下这本回忆录,讲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现代医学如何艰难叩响古老中国大门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