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恰似天堂(《纽约客》常驻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约翰·契弗封笔之作)
0.00     定价 ¥ 3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779340
  • 作      者:
    [美]约翰.契弗
  • 译      者:
    方柏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我们想要去远方,又想要硕大的冰箱;我们不停漂泊,却痴迷于巨大的床。《纽约客》常驻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约翰·契弗封笔之作,以寓言式语调讲述现代生活困境。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契弗(John Cheever,1912.5.27—1982.6.18),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昆西,以描写中上层阶级的郊外生活为人所知。十七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处女作《沃普萧纪事》摘得195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获得1979年普利策小说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第一个平装版再度获得198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1982年4月27日,就在契弗逝世七个星期前,美国国家艺术与文学学会授予契弗国家文学奖章,以表彰其一生的文学成就。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田园诗般的小村庄,社区唯*的池塘因垃圾倾倒而遭受污染。雷米尔·西尔斯的天堂正面临20世纪末现代文明的威胁。契弗追踪着这项问题的各方反应,同时描摹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困境:饱受自身性取向煎熬的男人,弄丢孩子的主妇,无法应对意外之财的女人,一心奉献却遭遇腐败的捐赠……

展开
精彩书评

还来不及想一想为什么,我已经是他的忠实的读者了。

——作家 王蒙

关于暮年、怀旧与逝去的迷人寓言,复杂而引人入胜,生动而鲜活。

——《华盛顿邮报》

这则令人愉悦的寓言显示了他创作能力的高峰。

——《观察者》

 


展开
精彩书摘

那是一个雨夜。凭西尔斯对爱的有限了解,他自己是不会将雨声和爱联系起来的,事实上这种关联是有的。其实他对爱情的所有认识,都是在曼妙的雨声中得到的。小阵雨,大雨,暴雨,洪水,事实上,似乎都在他的记忆深处和爱情联系起来。只是那天傍晚,他在仔细沐浴更衣的时候,这样的关联他没有想起来。雨水对农业很重要,这重要性来自充沛的量,而充沛是爱情的一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一下雨天就暗下来,而黑暗也和爱有关。无数次,他听着雨落在屋顶上,听着雨从漏水的雨槽落下,听着雨落在田野和花园上,也同样听到雨落在其他很多城市的屋顶上,后院里。他躺在床上听着,计算着他的祝福。那天晚上,他冒着雨从城里走了过去。

写作本书之时,这世界上他所熟悉的所有城市都流行慢跑。在鹿特丹或莫斯科的黄昏,或是纽约城冬日偶有出现的灿烂霞光下,或是在哥本哈根飘起初雪之时,你会发现,人能想像到的各种年龄、各种来历的男女中,都有人在向前奔跑。这些奔跑唯一的奖赏是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奖牌。当然,商业化是挡不住的,但那是日后的事。在当时,跑步尚属消耗人力却不和银行打交道的少量人类活动之一。有一天晚上,在阿姆斯特丹或列宁格勒——具体是哪个西尔斯已经不记得了,不过他好像还略懂其语言——西尔斯拦住十几个慢跑的人,问他们为什么跑。“我为了找到自我跑步,” 他们说,“我为了减肥跑步,我为了恋爱跑步,我为了忘记债务跑步,我为了让硬了三个星期的那活儿软下来跑步,我为了逃避岳母跑步,我为了上帝的荣耀跑步。”他觉得所有这些答案他都满足,都能理解,现在到了黄昏,不论是在布加勒斯特还是得梅因,在威尼斯或卡尔加里,看到跑步的人,他都觉得这些人是世上的盐。人类为了追求卓越,会拿出怎样的决心啊?这些人便是不可辩驳的铁证。在那个有雨的晚上,很多跑步的人从他身边经过。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1
第二章 13
第三章 35
第四章 47
第五章 61
第六章 75
第七章 85
第八章 103
第九章 117
第十章 137
第十一章 155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