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673270
  • 作      者:
    郭斌,付景远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斌,1972年出生,山东高唐人。聊城大学商学院讲师,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主讲课程: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学等。先后主持多项省、市级社会调研、企业战略发展项目,参与了山东省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软科学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等项目的研究。曾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一等奖,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民调中心的调研山东成果二等奖和聊城大学多项成果奖励。在《山东社会科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察》《聊城大学学报》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和出版了《调研山东》《绩效管理》和《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等教材和专业书籍。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长期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咨询和员工培训。
  
  付景远,1963年出生,山东冠县人。聊城大学商学院教授,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聊城大学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外管理思想。已出版《道·术·行:中国柔性管理探究》《当代大学生软实力测度与提升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革四十年》等学术专著,主编并出版《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4部专业教材。在《东岳论丛》《农村经济》《管理科学研究》《学术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先后获山东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省软科学成果奖、聊城市和聊城大学社科成果奖20余项。长期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和管理咨询,曾担任多家公司管理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源头开始探讨,通过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历代的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揭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及其成效,最后落脚到当代企业管理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借鉴。在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借鉴中,首先选择了《易经》,它包含的天地人合一、和谐辩证、“三易”等思想智慧,对当今管理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其次,分别对儒、道、法三家管理思想的借鉴进行探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以折射的形式对我国当今企业管理产生影响,借鉴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智慧依然可以解答当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日常管理行为中,它对管理绩效提升和企业成长既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又隐含着共性价值。我们只有做到真切观察、深度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吸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中的精华,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智慧与今天的企业管理实践对接,才能把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那段包含无限生命力的基因融入现代管理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
  第四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四共效应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形成并发展于富有德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里,经历几千年的吐故纳新,优秀的文化基因已深深植根于其中。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人始终是第一要素,在儒家思想理念中这一点更为突出。荀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以,在任何的管理中应把重心放到人这一特殊要素上,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支持他们的正当行为,体贴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获得人心。在达成管理目标上,更容易调动个体行动的积极性,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关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追求管理境界的提升,使管理活动在组织中产生“共识、共鸣、共振、共生”的“四共”效应。
  一、共识效应:管理活动的启动阶段
  面对被管理者群体开展管理工作,达成群体内的共识,这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实践中所追求的初步效果。在管理的起点上,是让群体中的每位个体了解和接受组织决策和行动方案。在所有成员了解和接受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通晓行动的知识,期待行动带来的利益。管理者在这一阶段开展工作必须注意讲求策略,通过晓之以理的细致工作,使组织成员初步达成思想认识上的一致。在做好一些管理基础工作后,组织成员便会为实现组织目标,酝酿积极情绪,为干事做积极的心理准备。这时管理成功的关键是让组织成员接受个人工作任务和要达成的目标,并实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利益驱动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让个体充分感受到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自身利益实现的可能性,思想上的接受必然促进行为上的积极落实。
  二、共鸣效应:组织行动前的酝酿阶段
  在组织成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他们有了新的愿望和追求,对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内在驱动力,有了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可和赞许,并会影响到周围的成员形成协调一致的力量,这就是共鸣效应。这时组织中的成员开始以个体为中心,向外传播自身感受和期盼,使管理效果得到放大,在相互启发和激励中蓄积组织行动的正能量,群体效应开始形成。共鸣是一种彼此推心置腹的意见交换,共鸣是组织成员之间信任交互的体现,这时候组织中的成员能切身感受到相互利益的一致,正蓄积起集体行动力量。在这种状况下,再由组织管理者积极倡导,全体成员就有了追求共同目标的推动力,其必然会进一步达成思想默契和行为协作。这一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及时引导,把高涨的热情充分、及时地导人到工作中。
  三、共振效应:组织成员行动阶段
  共振效应是组织成员行为的和谐状态,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对组织成员行动统领的结果,是“同类相动”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任何组织管理过程的本质在于调动全员积极性,做到对实施方案的准确执行,最终达成组织追求的目标。当经过了行为思想的疏导、行为力量集聚后,组织目标在成员中被广泛接受,利益共同体也已形成,全体成员在具体行动中必将形成强大合力,并直达目标。这时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对个体行为的有效激励,其不断把组织成员个体积极性进行凝聚和提升,形成集体积极行为,并产生共振的协同放大效果,再经过进一步维持引导鼓励,把行为共振引入到全员心灵共振中。
  四、共生效应:精神凝聚阶段
  共生效应是在组织行为产生共振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追求理想的协同发展效应,是组织内人心所向的精神凝聚。这时的组织内形成了超越个体层面的精神追求,具有了自觉自发的动力,管理进入“无为而治”的阶段。这时管理工作的重心是以共同的愿景,引导所有个体同舟共济,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时的组织在共生精神导向下,事业发展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组织会实现更大的目标。
  管理中的“四共”效果源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共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在组织愿景导向下达成的思想共识和对组织目标的认可;共鸣是管理工作的推进,在酝酿行动声势中,产生群体效果并得以放大;共振是管理工作对组织群体行为追求实现的统一行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群体效应;共生是管理中凝练出来的团队精神,它让组织拥有持续发展的引领和创新动力。这四个方面密切相连,在管理中依次推进,形成了“达成共识一蓄积力量一积极行动一精神升华”的动态管理路径。
  ……
展开
目录
上篇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的形成
第一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最初载体
第二节 中国图腾文化中的管理意识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源头的主要开创者
第四节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最初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征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流派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道家学派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法家的管理思想
第三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的主体
第三节 儒、道、法管理思想特点比较
第四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管理内容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作用原则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四重管理模式
第四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四共效应
第五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指导实践的有效保障
第五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辩证智慧
第一节 天地人合一的整体观
第二节 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第三节 内圣外王的进取观
第四节 外圆内方的管理艺术观
第五节 审时度势的“经权”观
第六节 刚柔相济的弹性管理观
第七节 中庸和合的和谐管理观

中篇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历代实践与发展
第六章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实践
第一节 秦朝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西汉时期的中国管理思想及实践
第三节 王莽新政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管理思想及实践
第五节 汉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实践综述
第七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融合发展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融合与文化发展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葛洪与《抱朴子》中的管理思想
第八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第一节 隋朝时期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实践
第二节 唐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节 宋代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四节 元代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第一节 明朝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清朝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的转折
下篇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借鉴
第十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利于企业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利于企业战略管理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创建和谐人际环境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易经》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一节 《易经》智慧对企业变革与创新的启示
第二节 《易经》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节 《易经》乾卦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 《易经》智慧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总指导
第十二章 儒家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一节 儒家管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 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人本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儒家思想理念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第十三章 道家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一节 上善若水的管理者品格修养
第二节 “有生于无”思想对企业创新的启示
第三节 刚柔并济:管理中的控制之道
第四节 以弱胜强的管理艺术
第五节 道家“无为而治”管理境界的启示
第六节 道家管理思想的人性化特色
第七节 道家管理思想对当代管理者的启示
第十四章 法家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启发
第一节 法家管理思想中可借鉴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韩非子“法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三节 在扬弃中借鉴法家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