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开辟人类学时代的新哲学》:
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从理论内容的逻辑体系上看,主要体现为从人的人类学生成论、人的人类学活动论和人的人类学发展论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运动特性的理论把握。这三大内容,也就是对马克思的原生哲学理论的当代理论体系的构建。
1.马克思对人的“人类学生成论”的哲学思考。要研究人类的生存运动特性,首先要研究人的人类学生成。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的彻底性,首先在于他对人的个体生命存在进行了研究,奠定了人的人类学生成论。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把自然界视为人的生存前提和生存根基,明确指出“人靠自然界来生活”,为人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关系或者说“生命共同体”奠定了理论基础。
(2)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提出了人的劳动生成论——恩格斯把它发展为“劳动创造了人”——这与宗教的“上帝创造了人”相对立,也是对人的生物进化论的社会性发展,构建了人的劳动生成论。这成了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马克思研究了人的生命特性即“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指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和他特有的赖以生存的生产实践。
(4)马克思研究了人在自然界的生存手段和社会价值崇尚,这体现在他对人对自然界的四种生存掌握方式的揭示,即“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以及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的”①。构建了人与自然界的基本生存关系理论。
(5)马克思研究了人的社会生存形式,即社会共同体,并为走向真正的共同体而努力。
以上五个方面,形成了人的生存根基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它可以概括为人的人类学生成论,这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人本理论基础。它所揭示的是:人和人类世界是建立在怎样的自然根基和人的生命特性之上的?
2.马克思对人的“人类学活动论”的理论开辟。人的人类学生成形成人的人类学活动。马克思对人的人类学活动论开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人类学本质论,即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即社会人和社会人本论的形成,这是人的人类学活动论的人的起点。
(2)社会人所进行的根本性的活动,就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这就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类学实践论及其人类学辩证法等,这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完成的。
(3)人的人类学活动形成他的历史,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人类学历史观,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
(4)在人类学历史观基础上,是对人类学辩证法的构建,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的《手稿》,1845年的《提纲》以及《资本论》中都讨论的主题。
(5)在人类学历史观和人类学发展的辩证法基础上,是对人类学解放论的理论构建,而这个理论是在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奠定的。
(6)在人类学历史观人类学辩证法的基础上,是对人类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构建,这是在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等文献都强调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