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配色设计大原则
0.00     定价 ¥ 59.80
员工书屋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8065955
  • 作      者:
    株式会社ARENSKI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设计案例丰富,讲解透彻,针对每个设计案例都提取了色彩搭配的色值,帮助读者分析这样做配色设计的优缺点,从而帮助读者简单直观地掌握配色要义。
展开
作者简介
日本株式会社ARENSKI,制作面向女性的杂志、书籍,以及与时尚美容相关的商品目录、广告、网页等,从事各种类型的设计。新近著作有《版式设计大原则》《配色设计大原则》《魅力技能&必杀技能Photoshop~从照片加工到制作素材的构思》《你想知道的字体设计》等。
http://www.arenski.co.jp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吸引人的色彩要点、颜色图案的要点、基础配色技巧、配色设计的创意、比较配色方案集锦等5个部分,将配色设计的原则、技巧和构思集为一体!指导读者活用设计基础元素,色彩,与配色相关的设计、排版规则,以及设计作品中的构思。从对颜色的基本知识到15个法则和实例、配色图案样本、配色排版的技巧,到制图软件中的颜色设计方法,解说配色设计中各种各样的读者“想知道”的知识点。其中还包括过程色及金/银特色、荧光特色的配色图。
展开
精彩书摘
配色设计的要点
了解了配色安排,就可以选择符合设计主题和目的的配色了。介绍完基础知识后,接下来将讲解让设计更出彩的要点。
反其道而行之的配色
例如:设计食品包装时,如果是物美价廉的零食,就用有休闲感的配色;如果是馈赠用的点心,就用有高级感的配色,根据目的的意象,选择合适的颜色。作为例外,电影海报和CD 封面等有艺术需求的设计,反而会选择与一般意象相反的配色。不过,要注意的是,乱用特殊配色,可能会做出只有奇特性令人瞩目,而意图却无法传达的设计。
设计具有普遍意象的东西(香蕉= 黄色)时,一般是顺着这种颜色配色。而“故意”使用不同的颜色,会增强艺术的感觉。
提高公共性
识别色彩的感觉因人而异。有色觉异常的人比你想象的还要多,据统计, 日本人中,20 个男性中有1人有色觉异常,500 个女性中有1人有色觉异常。在进行地图和指示牌等具有公共性的设计时,将这些视觉异常者考虑在内,才能做出更适合观者的设计。要想判断颜色是否容易辨别,可以将做好的设计变换成灰度图,这样就可以用明度差异来确认明视性和可读性高不高。
在Photoshop 中,还有从“视图”菜单用“校样设定”选择色盲来确认色彩的方法。
展开
目录
PART 1迷人色彩的基本理论
010色彩的基础知识
018色彩所拥有的力量
030配色&选色
038 配色设计的要点
PART 2配色模式的基本理论
统一
040同色系
042同一色调
044偏红色、偏蓝色
衬托
046点缀色
048对比
050分离
融合
052渐变色
054微妙的差异
056自然色彩调和
058人工色彩调和
根据法则选择
060补色配色
062分裂补色配色
064三色配色
066四色配色
068六色配色
070不同介质的配色
PART 3 底色的配色技巧
基础
072单色设计
074双色设计
076三色设计
078用单色调衬托
层次
080统一为艳丽的色彩
082渲染沉稳的氛围
084用色彩分割
086用点缀色强调
统一
088信息分类
090创造图案
092热情的设计
094知性的设计
表现
096营造热闹的氛围
098用白色增加空间魅力
100感受光线
102用阴影加深印象
感受
104感受冷暖
106赋予触感和重量感
108刺激味觉
110唤醒嗅觉
112打造节奏感
高级篇
114利用对比现象
120利用同化现象
124利用各种视觉效应
130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

PART4 配色设计的创意
132给无彩色加入亮点
134铺上底色
136用色彩包围
138巧用条形设计
140渲染透明感
142表现厚重感
144用文字色增添魅力
146加入图案
148感受关联性
150衬托图片
152凸显差异
154随意地上色
156用违和感引人注目
PART5配色方案对比集锦
160活用色彩意象
164迎合受众
168利用心理效应
172与图片调和
附录 色卡
177基础色色卡
193混合专色后的色卡
209活用专色
210 DTP的小窍门
212 Illustrator的基本操作
218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222后记
展开
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若您下单的图书有多卷册,请在确认订单时标明您需要的是哪一册,谢谢!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