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成人和成材》:
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快乐成长哪个优先、谁更重要?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每一个家庭和父母。孩子快乐成长排在优先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孩子有快乐的心情而没有精神负担时,才会培养出好的性格,学习才会有好成绩。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是分数,孩子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家庭教育也好,中小学教育也好,都应该使他们浪漫、情趣、感动、开心,让孩子在开心中受到教育。家长和老师要想办法把孩子的游戏快乐嫁接到学习上。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步一步培养孩子,把在父母约束下的生活、学习,变成孩子自我约束下的生活、学习。也就是说,要孩子从小学会延迟满足的能力:把一些孩子想得到的项目,如买玩具、游戏、看电视等,都变成孩子做家务、完成学习之后的奖赏,并且把这种奖赏的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让他愉快地接受,让他自己也能这样处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而逐步使孩子懂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一旦孩子懂得这个道理,把别人约束变成自己约束,孩子不但生活很愉快,学习也会更加自觉和更加有效率,就会自然地进入良性循环。所谓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健康成长,就是使孩子在这方面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习惯。它是一个人未来事业成功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自制力,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认为家长和老师都没有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而着重去抓他们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小没有建立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孩子大了,比如到了高中再去操这方面的心已经晚了。我们看到一些家长很苦恼,孩子逃学不好好学习,在家或在社会上电脑室玩电子游戏,家长劝说无效,吵他甚至动粗也无效。前面我们讲到了,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其学习和自我约束的习惯,孩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不但孩子一辈子受益,父母精神压力也没了;坏的习惯一旦形成,要改是十分困难的。例如,有一个孩子王某某,在小学时学习和其他表现都很好,父母认为孩子不错就放松管理,在别的孩子引诱下去玩电子游戏,一直发展到三天两头旷课,父母老是忙于自己的事情,都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当老师问父母孩子为什么没去上课时,父母才知道孩子没去上课。一切都晚了,孩子高中也没考上。父母花了不少钱,今天去这个学校、明天去那个学校,始终没有拿到高中毕业证,已经22岁了还在家游荡……这位家长或类似情况的家长,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好好回忆一下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你是否天天关心他的学习与检查他的家庭作业,天天关心他的行为表现与情绪变化;你在培养孩子的好的习惯方面下功夫没有,下过多大功夫?一谈到孩子好的习惯,父母总是认为就是好好学习,这是不全面的。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是指孩子的各项活动都遵守事先拟订的计划,即什么时间起床、刷牙、吃饭、上学;什么时候做作业、弹钢琴、做游戏;什么时间把作业送给父母检查、刷牙、上床睡觉等。在父母长期指导监督下孩子能坚持去做,继而养成一种习惯。
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都强调,对孩子在快乐游戏和学习方面要掌握平衡点,要正面引导、用鼓励的方法去引导,比如孩子在玩游戏时,如果父母有可能的话,尽可能在旁边看,当孩子玩得很棒时或告一段落时,父母趁机就给孩子说,你玩得很棒、很认真,我相信你学习也一定很棒,一定没问题。此时你问孩子有信心吗?他(她)一定回答“有信心”!就这样经常看孩子玩,经常这样问他,孩子就会用快乐的心情去认真学习。在孩子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他(她)已经懂事了,父母有什么想法甚至有什么困惑,都可以和孩子讲,征求他(她)的意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