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法律制度框架下,让与担保总体尚属非典型担保范畴,股权让与担保亦不例外。尽管如此,股权让与担保交易不仅方兴未艾,甚至大有日渐活跃以至于蔓延发展之态势,围绕股权让与担保引发的争议与纠纷不断发生,相关司法裁判时常冲突,亟待构建相关法律制度加以规范。截至目前,国内以股权让与担保为视角的硕士研究论文为数不多,相关博士论文研究更是空白。本文以股权让与担保为研究主题,从引言到结束语共分六章,从一般到具体,从实践到理论,围绕股权让与担保设立、履行、终止全过程展开全面探讨,就股权让与担保对内与对外关系及其效力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中国构建股权让与担保法律制度提出积极可行之建议。
第一章“股权让与担保基本范畴”,围绕股权让与担保基本法律特征、基本法律类型、基本价值与风险及其当前纠纷表现分四节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什么是股权让与担保及其法律特征的问题,对于股权让与担保的概念范畴应相对宽泛,因此不应将股权让与担保的法律特征作十分机械的界定,尤其结合进一步的类型分析,实际可以看出股权让与担保有着十分丰富的法律表现,至少当前将股权让与担保限定于实际变更过户这一主要类型并不完全妥当,那些预约性股权让与担保无疑亦应纳入规范之中。基于研究与了解的需要,本章对股权让与担保的基本价值乃至风险作了概括性的分析,同时对当前涉及股权让与担保的纠纷状况作了总结性论述。
第二章“股权让与担保制度渊源与比较”,围绕股权让与担保制度渊源、性质以及相关比较分三节展开论述。重点围绕与让与担保有关的制度,就自罗马时代以来乃至两大法系以及当前国际发展趋势作了概括性介绍,其中还特别介绍了中华法系相关担保制度的基本演变历程。本章重点无疑是关于股权让与担保法律性质的探讨,沿袭所有权构成与担保权构成的基本研究思路,进一步对该类制度性质探讨需要考量的因素作了必要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担保所有权”的基本构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与相似制度的比较,实际是为人们了解股权让与担保提供更为宽阔的视野。
第三章“股权让与担保协议及其效力”,围绕股权让与担保协议的构成要素、当前关于该类协议效力的裁判理念以及效力界定分三节展开论述。重点回答股权让与担保协议效力该如何看待的问题,其中特别指出股权让与担保并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并不属于虚伪意思表示、并不属于规避法律之行为,并且认为特殊情形下排除该类协议效力的问题值得关注与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与当前司法对此类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判断趋势总体相符。
第四章“让与担保股权之行使与回购”,围绕让与担保股权的行使与回购分两节展开论述。关于让与担保股权的行使,从行使与否的现实情形着手考察,并介绍了当前担保权人关于该类股权可否行使的不同主张,依据股权特性、意思自治、利益相关以及防止滥用的因素考察,提出了担保权人可以依约行使担保股权的基本主张。关于让与担保股权的回购,特别论述了“回购”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的问题,提出了应为担保人基本权利的主张,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担保人回购条件以及证明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把握担保人回购担保股权的实现问题。
第五章“让与担保股权处置与优先受偿”,围绕让与担保股权处置和优先受偿分两节展开论述。关于让与担保股权处置的问题,在介绍归属、清算、拍卖、变卖与折价几种处置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归属处置应当优先的主张,对传统所谓的“流质”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关于担保权人优先受偿的问题,按照肯定的观点与主张对此进一步作了相关考量,并对担保权人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条件、行使范围乃至行使顺位与转让等亦作了必要论述。
第六章“股权让与担保与利益相关者”,该章实际是重点论述股权让与担保涉及的外部关系、外部效力的问题,按照对目标公司及其他股东之影响以及对其他债权人之影响分两节展开论述。重点就股权让与担保对于目标公司治理、资产处置以及其他股东优先受让权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担保人及担保权人的其他债权人之影响以及股权让与担保与破产的关系等亦作了基本论述。
全文二十五万余字,在结束语部分,基于“担保所有权”之构想,重点围绕“中国股权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基本路径乃至主要内容的设想,意在为中国股权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具体方案。股权让与担保制度涉及内外关系,相较于一般让与担保尤其是典型担保而言更是复杂。当前,在让与担保乃至股权让与担保均属非典型法律地位的情形下,借鉴典型担保相关制度裁处相关纠纷并无不可,但关键还是要尽快改变股权让与担保非典型法律地位,并结合股权让与担保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法律规范,确保股权让与担保交易安全、可靠、高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