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确实是海,仅仅一个戏剧界,可忆可写的素材就是写不完的。
这是一本回忆文艺界朋友的随笔集。作者在从事戏剧工作30年期间,有机会密切接触、熟悉了解文艺界的艺术家们,同时也因长期向他们学习而深受教益。本书内容大都独*描述多位著名艺术家绚烂的艺术人生,可敬的人格魅力,执着的艺术实践,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其中既有文坛大师夏衍、于伶、田汉、张骏祥、黄佐临;京剧大家梅兰芳、周信芳、荀慧生、俞振飞、盖叫天、刘斌昆;越剧名家袁雪芬、傅全香、尹桂芳、戚雅仙;沪剧名家丁是娥、顾月珍、王盘声、石筱英、马金凤、筱文艳;名编名导岑范、文牧、魏启明、司徒汉、魏绍昌、欧阳文彬、谢晋;杂家大腕:郑传鉴、郑拾风、高马得、唐耿良、姚荫梅、陈灵犀、朱雪琴、蒋柯夫、陈荣兰,等等。老艺术家们真实感人的故事,可激励后生,催人奋进。
辑一
夏衍同志二三事
怀念于伶同志
赏“梅”留芳
一剧难忘——忆周信芳、俞振飞合演《打侄上坟》
田汉、安娥为傅全香写戏
听盖老谈戏说艺
盖叫天病榻反思
张骏祥执导《罗汉钱》纪实
黄佐临:五十年梦想成真
杨村彬执导《蔡文姬》
辑二
谢晋心目中的尹桂芳大姐
袁雪芬演《祥林嫂》
拜访刘厚生
真心善意,语重心长——读《刘厚生文集》
好一位暮年擂鼓人
马金凤唱响《穆桂英挂帅》
影坛名导、戏曲行家岑范
江南名丑刘斌昆
怀念丁是娥
难忘的沪剧名家顾月珍
王盘声抒情唱心声
石筱英:配角也风流
演员出身的剧作家文牧
礼赞筱文艳
戏曲“四姐妹”
不应忘记的戏曲界“乳娘”
麟派鼓师张鑫海
思念郑拾风
戏曲画家高马得
辑三
魏启明演好《马寅初》
司徒汉指挥生涯 60 年
难忘“魏伯伯”——忆文史学家魏绍昌
勤奋结硕果——读《欧阳文彬文集》
吴昌硕、荀慧生的师徒情深
南昌路上美好记忆——评弹名家唐耿良、姚荫梅印象
评弹一支笔——陈灵犀
朱雪琴的“琴调”和贴心三弦
新中国第一代演出家蒋柯夫
赞扬陈荣兰
抗战激情大演出——记蓬莱大戏院
天蟾舞台风景独好
我为“国票”点赞
当甬剧的曲调响起
上海记忆中的扬剧
“麒派花旦”音容永在
戚派艺术通俗美
上海观众赞赏李少春
京剧的“骂戏”
消失的大戏院
文化广场四十年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