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之段
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整日坐对笔墨纸砚,心中每有随想浮现,就随手将其一一录下。不可思议的是,心驰手录间,不觉心醉神迷,几近癫狂。
第一段
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欲念,其中,尤以想登上天皇之宝座者居多。诚然,皇亲国戚及其子孙后代,都是金枝玉叶,非寻常百姓可比。位极人臣的摄政关白等自不待言,就连普通的公卿、 舍人等,也同样为人所称羡。
他们的子、孙,虽说官阶会渐次降低,却也依旧品味高雅。 而身份在此之下的人中,也会有人或因家境良好,或因时运亨通而扬扬得意起来。然而,其本人或许自以为了不起,可在旁人眼里,实在是不值一笑的。
这世上,恐怕没什么像和尚这么不被人羡慕的了吧。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写道"出家人被人视为木屑",正是其真实写照。纵然僧侣依仗权势而作威作福,世人也不怎么将其放在眼里。
正如圣僧增贺所说的那样,僧人作为佛门弟子,如果受到世俗之人的阿谀奉承,理应觉得惶恐才是。因为这就违背了佛祖的教诲。与此相反,见到一心遁世修行的僧人后,人们还是会心生效法之念的。
不论何人,容貌端正,风采动人,总是令人向往的。倘若言辞妥帖得当,神态温婉可亲,不那么絮絮叨叨的招人生厌,那就更叫人乐意与之厮守了。然而,要是长相不错,却出人意料地每每显露其令人失望的卑劣本性,那就极为可惜了。
一个人的身份、门第、容貌等是与生俱来的,可只要有贤而又贤的上进心,其品行秉性也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而言,即便容貌、脾性都很出众,可要是腹内空空,胸无点墨,就会遭人鄙视,被看作相貌丑陋、本性卑劣之辈的同类。那可真是万分遗憾了。
若有可能,就该学习正经的学问,研习汉学,创作汉诗汉文,精于和歌、丝竹之道,通晓典章故实,在政务、典仪等方面成为大家的楷模。这才是理想的人品。与此同时,还需写一笔好字,有一把嘹亮动听、中节合拍的好嗓子,一个谦让之后也能来者不拒的好酒量,方为堂堂好男子。
第二段
忘却了古代圣王的善政,不了解民间疾苦和国家危难,一味地追求铺张华美,还自以为是,不可一世,这样的人才真正是寡廉鲜耻、不知好歹的东西。
九条大人在其遗训中曾如此写道 :"衣冠车马,皆用现有之物,不得贪求美丽奢华。"顺德院也曾记录过宫中情形,其中就有这样的话 :"天子御用之物,粗疏简朴即可。"
第三段
事事能干却不解风情的男子,未免美中不足,如同无底的玉杯一般。被晨霜夜露浸湿了衣襟也没能见到心上人,从而心灰意冷 ;不知所措却又徘徊不去 ;担心双亲的训斥和世人的冷眼,却又春情难抑 ;相思重重却又孤枕独宿,难以入梦--正要如此,方能体会个中兴味,领略其中乐趣。
然而,不沉湎于女色,不招女子轻慢,才不枉生为男子。
……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徒然草》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于它的趣味性。我们读过去,时时觉得六百年前老法师的话犹如昨日朋友的对谈,是件很愉快的事。
--周作人
它(《徒然草》)的文调谐和有致……思路的清明,见地的周到,真不愧为一部足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
--郁达夫
今夜重读《徒然草》,兼好法师那样淡然而又冷静地描绘着他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美因为无常显得更美,万事因为皆难前定才显得真实不乱。
--席慕容
叙四季物色,记人间大事,初无一定,而其文章优雅,思想高深,熟读深思,自知其妙。
--北村季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