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冯唐、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力捧作者的全新作品,《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姊妹篇,古典·艺术·博物的巧思之作。
在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优美诗句中,在文徵明、赵孟坚、凡?高、莫奈的世界经典艺术作品中,您将了解花朵与人类的美丽相遇,感悟它们的文化意义。
追溯文明古国的深远文化,漫游人类与花卉互动的文明史,同艺术与花卉的爱好者一起,开启有识、有趣、有益的古典艺术博物之旅。
如果你不能闻到芬芳
不要进入爱的花园。
如果你不愿意脱掉伪装
不要踏入真理的激流。
待在原地
不要踏入我们的道路。
这是苏菲派哲人鲁米的诗《爱的花园》,诗作以花香隐喻至理的蛛丝马迹,波斯人喜欢他们的花园,诗人常常以花木打比方,文学家常常描绘花园中发生的故事。中国人有类似的爱好,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楚辞》开始就以香草比喻美人、君子,《西厢记》《红楼梦》的主角也在花园中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
人们喜欢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赋予花卉以意义,这是我去印度、西班牙等地旅行时才有的强烈感受。印度各种寺庙的雕塑、绘画中常常出现花木,欧洲人也常常以花卉象征某种情绪、性格乃至神话人物,各地博物馆、教堂收藏的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花木的身姿,常常附属于某个古老的神话、美妙的传说、历史的故事。
在旅途中我也踏访了不少公园、植物园、私家花园和山野,见识了许多花木的形、色、味,遭遇了烈日、暴雨、阴晴以及各式各样的人和事,这点点滴滴的经历和博物馆中的视觉印象彼此印证,激发了我的写作和研究欲望,在咖啡馆里陆续写下许多这方面的文章,曾在《人民文学》《北京晚报》等处发表,出版过几本有关园林、植物的书。
正如白居易的诗歌所言,“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写作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回忆之旅”,想起了自小养花种草、游园观花的经历,融入了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思。
这也是一本“跨界之书”,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事,穿行在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法国、美国、日本等多元文明之间,从文学、艺术、科学多个角度追溯了花木的物种传播历史和文化寓意变迁。文字之外,插图也有让文徵明、齐白石和莫奈、凡·高进行艺术对话的意图。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艺术家留下了关于花木的众多精彩作品,启发着一代代的后来者去创造新的经典,去探索当代人的“风花雪月”和“无边光景”。
希望这本书能和那些怀着追寻之心的读者相遇,这里的文字和图像算是了解花与画的简要索引,更多的东西有待你踏足身边的那一片花园去寻找。
梅:江南的滋味
兰:闺房到书斋
菊:秋天的象征
荷:亭亭出水中
睡莲:莫奈的眼光
玉兰:乾隆的喜好
水仙:自恋的神仙
茉莉:异域的飘香
月季:名字的歧途
玫瑰:爱情这一关
牡丹:女皇的乡思
芍药:殿春可堪赠
芙蓉:水边的优雅
百合:纯贞的白色
杜鹃:美丽的远行
山茶:苏东坡之赏
紫藤:白居易之咏
紫薇:东来的官气
紫荆:杂交和杂念
朱槿:岭南的红颜
萱草:遗忘和怀念
石竹:母亲的冠冕
昙花:夜晚的期待
琼花:扬州的传奇
栀子花:爵士乐之味
鸡冠花:在佛前显形
紫丁香:幽怨的姑娘
郁金香:东方和西方
紫罗兰:命名的误会
鸢尾花:凡·高的田野
薰衣草:香水的秘密
牵牛花:乡土的气息
向日葵:太阳的神话
参考文献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