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经典合辑
展现文学大师风采
温暖,睿智,幽默,通透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文字具有明清笔记般的雅致与风流
深受沈从文、金庸、贾平凹、苏童、毕飞宇、曹文轩等诸多文学名家喜爱
众多文章被收录进初、高中语文教材
雁鸣阵阵,飞鸿传书
家长里短,生活点滴
《汪曾祺经典》丛书精选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杂文、小说、评论、书信等内容,并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书画作品,进一步展现其美文佳作。
《飞鸿传书寄真情》为《汪曾祺经典》丛书之书信集,是汪曾祺先生一生众多往来书信的结集作品。全书共收入汪曾祺先生与沈从文、巴金、黄裳、范用、萧珊、陆建华等众多名家的多封书信,以及与妻子、晚辈谈生活点滴的家信等,不仅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深入理解汪曾祺和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当代文学史的史料。
致 巴 金
501007
巴先生:
前两天在我们这儿的图书室里翻了翻《六人》,看了那个后记,觉得很难过,看到您那么悲愤委屈,那么发泄出来……强烈极了,好些天都有那么个印象。……昨天晚上看了一个歌舞晚会,睡得很晚,今天一天精神很兴奋,应当睡午觉的时候睡不着,想着要给您写一封信,想问候问候您。
一直常常想起您。
我不在武汉了,回北京来了。我说是“回”,仿佛北京有我一个根似的,这也就是回来的理由吧。主要的是施松卿的身体不好。我在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联在霞公府十五号——北京饭店后面,您大概晓得那条街的。
章靳以来北京,见到两次,一次是在英雄代表大会上,一次是在吉祥听昆曲。他大概是今天十一点钟的车走吧。我听说劳模英雄是在那一班车走,那他可能一齐走。他大概会谈起听昆曲,因为会谈起卞之琳,谈卞之琳听《游园》。有些话是我告诉他的。不过我后来想还是不要多谈卞之琳的“检讨”的事吧,因为我们知道得不全面,断章取义的可能不好。
昨天那个晚会好极了,是新疆、西南、内蒙古、吉林延边四个少数民族文工团联合演出的,超过了北京的和全国的歌舞的水平,靳以要是昨天还没有走,他一定也会谈起的。
听说您下月要来,确么?
曾祺
十月七日
代 序 / 001
致朱奎元 / 001
致沈从文 / 008
致唐湜 / 017
致巴金 / 019
致黄裳 / 021
致萧珊 / 035
致朱德熙 / 037
致崔道怡 / 044
致严儒铨 / 047
致汪海珊、汪丽纹、金家渝 / 052
致陆建华 / 081
致刘子平 / 111
致林斤澜 / 113
致汪家明 / 115
致弘征 / 118
致徐城北 / 121
致刘锡诚 / 123
致宋志强 / 125
致邓友梅 / 129
致王欢、宋爱萍 / 131
致陶阳 / 135
致彭匈 / 137
致金实秋 / 143
致翁偶虹 / 146
致屠燮昌 / 148
致李国涛 / 149
致王干 / 152
致施松卿 / 154
致古剑 / 216
致萧乾 / 232
致范用 / 234
致陆翀 / 239
致陈立新 / 241
致陈午楼 / 242
致朱延庆 / 244
致范泉 / 245
致蹇先艾 / 250
致萌娘 / 251
致陈时风 / 254
致戎文凤 / 255
致袁鹰 / 256
致文牧 / 258
致舒非 / 259
致陈其昌 / 262
代后记 / 267
编后记 / 269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