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攻城市人的“三不”痛点:
不用逃离北上广
不用在城市假装生活
不需要等待自己变老有闲有钱
被媒体称为“中国最模范的文学小青年”的杨阿里
周一到周五在市里上班
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去怀柔生活
他在城市郊区开启了一种全新生活方式
单程3个红绿灯57公里48分钟车程
累计用时4年成功开发了3个小院
统一起名为“清源书院”
读者有书、耕者有院,有书有院
有酒有肉、有情有义,以梦为马
有天、有地,长出生活
★这是一本从小院子“长”出来的非虚构作品
文字清新,不乏接地气的趣味,以及家庭、邻里之间的治愈温情
照片素材近万张,小院花草植物近百种,充满绿色的生命力
本书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以“不逃离、不假装、不等待”的态度,记录新阶层、新生活、新美学的作品,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和新创造,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反映。全书全方位记录了文学青年八千元起步,在北京郊区建成三个小院的改造史以及美好生活细节。
房租交过了,合同签过了,我和房东约了周末交房。他用一周的时间,把一些私密的、值钱的东西搬一搬。
为了庆祝咱是在北京有院子的人了,周五晚上我喝了支红酒,没承想周六早上六点,朵朵老师就开始哼哼唧唧,爸爸起床给她冲了壶奶,喝完她竟然兴奋得睡不着了!她不睡,谁也别想睡,妈妈眯着眼,她会用小手指点一点妈妈的嘴唇,那就是让她开始讲故事。爸爸到处抓她,穿衣服,穿好衣服发现又尿了,又要脱下来换尿不湿。
第一章
从“我想有个院子”到四年后“我在北京有了三个书院”
怎么样从八千块起步,在北京有三个院子?
第一个院子:北年丰村四合院
第二个院子:新房子村十亩地晒粮场
第三个院子:一幢等价置换的别墅
三处书院门口分别有一棵大树
第二章
从北方到南方,我的院子情结
家乡山东的院子,储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无尽想象
为了在江南有个马头墙带天井的院子,我跑了十几趟买地
国外印象深刻的几个院子:意大利、瑞士、美国
第三章
北京郊区农村小院改造简史
动工纪念:问渠那得清如许
装修:彻底断舍离之后疯狂恋物癖
开荒:院子里藏了一箱子元宝
书架:原始森林牌手工书架
做门楼:有茅草顶的陋室,惟吾德馨
改造水电,融入乡村
灌浆麦子田,麦苗不用钱
粉刷外墙:价值二百元的托斯卡纳风格
搭棚子:那一院子的绿荫和碎时光
挂牌后试运行: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四章
读者有书,耕者有院
耕者有院
蔬菜草本篇
瓜果篇
大丰收篇
拌炒煮蒸吃货篇
文玩核桃篇
葫芦篇
葡萄篇
朵朵老师的花园
老婆孩子热炕头
清源书院美好记忆 TOP50 集锦
“时光”老物件博物馆
院长独家招牌菜:书院大铁锅炖棒子骨
小院的年丰牌自酿白酒大业
陈教授出马:胶东花饽饽奇遇记
上过央视的猫猫狗狗们
第五章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院子
后记:清源书院和出厂于 1980 年的杨院长书写简史
温馨提示:请使用员工书屋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