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影视艺术与文化强国战略研究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5728532
  • 作      者:
    薛晋文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薛晋文:1977年6月生,山西离石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中国高校影视评论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太原师范学院副校长、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和影视文化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迄今国内率先专题研究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著作,全书包括六大章内容,主要从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问题及成因、影视艺术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与思考、影视文化产业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效对策、影视媒介素养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路径、影视文化安全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方向展望等六大部分展开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影视艺术与文化强国战略研究》:
  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是美的感性显现,是对于美的感知与彰显,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学既是一门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能够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民族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并通过文艺之美被世界人民所喜爱与接受。然而,中国影视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依旧不容乐观,影视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依旧没有获得有效解决,中国文艺依旧没有明显的全球话语权。如何扭转长期形成的“文化贸易逆差”?这既是影视文化面临的痛点,也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难点,影视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增强自身的硬实力,同时亟须培育走向世界的文化软实力。放眼望去,我们目前的影视作品汗牛充栋,当下影视文化生产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然而,数量和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有的作品将形式捧为巨人,有的内容被压缩成侏儒,谈及社会效应为人所不齿,不成熟的市场却被尊崇为提款机,许多泡沫作品经不住岁月和人民的检验,快餐文化和速食主义大行其道,影视创作数量和“走出去”质量极不对称,制约了文化强国建设前进的步伐。
  影视创作质量不高,或者说影视工业和影视创作尚未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造成影视数量和“走出去”质量不匹配的重要原因之一。存在的一些浮躁现象令人担忧,有的作品反映时代和生活,不是蜻蜓点水,就是小猫钓鱼,甚至存在价值观极端化的倾向和趋势。例如,电视剧《都挺好》虽然赞扬声一片,但是极端的艺术追求并不代表深刻,以肢解中国家庭稳定性换取非理性收视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不仅如此,一些作品喜欢穿越和戏说历史,远离当下生活且不食人间烟火,一些科幻片和动画片奇幻有余,但是面向全球文化的主导性不足,难以向全球传播新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致使这些作品在国内热乎乎,出去之后就凉冰冰,缺乏一批能在国外市场上既攻心又赚钱的品牌作品。一些创作者故意拿低俗和庸俗去蛊惑和麻醉受众,以赚得盆满钵满为炫耀的资本,有意遮蔽作品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缺陷,譬如,电影《银河补习班》《夏洛特烦恼》这样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是存在着反智主义的倾向。有的作品无病呻吟、无事生非、无根无脉,让观众看得无头无脑,习惯于将欲望当作希望,堂而皇之进行无意义、无内容和无深度的生产,“三无产品”味同嚼蜡且害人不浅。这些创作倾向的普遍追求意味着创作者将社会效应踩在脚下,借力经济效益登堂入室,将发行量、点击量、收视率和票房,作为品评高下的标准,甚至拿一些注水的数据四处唬人。历史地看去,数量和质量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存在,长期以来我们对两种关系的片面认识,是当下影视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力所在。
  事实上,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不难发现,影视作品是不是精品力作,是有一定评判标准的,需要和不同民族的历史精品进行比较方可分出高下,并非哪一个创作者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也不是一时的打鸡血炒作就能万世流芳。在笔者看来,作品中有没有社会生活、有没有人民甘苦,有没有时代印记,能不能在喜闻乐见中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荡涤灵魂,应该是最基本和最直观的标准。而且,世界性的优秀文艺作品,也不是某一个民族自己吹出来和捧起来的,是世界人民筛选出来的,文艺精品终归是历史和人民双重选择的结果,命名经典的话语权终究掌握在人民手中,他们才是最伟大和最公正的裁判员。
  如何改变中国电影创作数量与“走出去”质量不匹配的问题?这是我们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绕不开的时代命题。谈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话题,最紧迫的问题是拿什么内容走出去,影视天生是一种内容叙事的大众文化产品,虽然好电影未必都在讲述经典传世故事,但好故事一般都会撑起一部好电影。中国电影数量和“走出去”质量实现有效匹配,离不开三个方面的故事内容和价值观念支撑。
  其一,应着力讲述近现代国家和个体“命运史”的故事。环顾全球顶级电影节中获奖的优秀电影,诸如《现代启示录》《出租车司机》《钢琴师》等作品,“二战”前后国家命运和个体命运碰撞交织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它们巧妙地将大命运和小命运缠绕在一起,就像藤缠树和树缠藤那样不可分离。然而,我们国家同样经历过“一战”和“二战”,以及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酸甜苦辣,在深刻表现国家和个体命运缠绕的作品方面还有待发力,铺天盖地的抗战电影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能只满足于国内热热闹闹,更应追求走出去的风风光光。其二,应着力讲述民族特色鲜明的“情感史”故事。
  ……
展开
目录

目录:

 

001 新时代中青年学者的使命和担当(代序) 仲呈祥

001 绪 论

014 第一章 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问题及成因

014 第一节 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背景

028 第二节 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问题

044 第三节 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困境的基本成因

060 第二章 影视艺术与文化强国的内在逻辑

060 第一节 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

074 第二节 影视文化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097 第三节 影视文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106 第三章 影视艺术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106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蹒跚学步

117 第二节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奋力赶超

126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文化强国战略的正本清源

137 第四节 21 世纪以来文化强国战略的提质增效

145 第五节 新时代以来文化强国战略的守正创新影视艺术与文化强国战略研究

154 第四章 影视文化产业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效对策

154 第一节 民营机构与国有企业双轮驱动模式

169 第二节 国内影视产业努力与国际接轨

183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影视产业的新模式

197 第五章 影视媒介素养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路径

197 第一节 影视媒介素养应纳入国民教育序列

210 第二节 影视媒介素养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

220 第三节 影视媒介素养应服务新启蒙文化运动

239 第六章 影视文化安全为文化强国战略保驾护航

240 第一节 努力构建影视法律监管体系

251 第二节 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265 第三节 警惕殖民文化的渗透和侵蚀

281 结 语

288 致 谢

291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