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魏晋风流与中国文化:第二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00     定价 ¥ 12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0634060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深入解读《世说新语》

展开
作者简介

赫兆丰,男,1987年5月生,河北邯郸人。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广岛大学访学。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历史,中国古典文献学。

展开
内容介绍

  2019年8月,“魏晋风流与中国文化:第二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的发表和评议。《魏晋风流与中国文化:第二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从50篇参会论文中精选19篇,内容涵盖中国古典文献、文学、历史、美学、接受学、书籍史、域外汉籍等多方面议题,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理路多元,较突出地呈现了中西学者有关“世说学”研究成果和关注点。

展开
精彩书摘

  《魏晋风流与中国文化:第二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司马相如相关论述,除了藉由“辞人之赋”取代汉代“诗人之赋”基调,进而展现其从承传到翻转的六朝“辞宗”新变论述面向,《文心雕龙》所采取的书写策略之转捩,其中关键主要在司马迁与班固两人的“辞宗”正名,本质上乃是基于以文学品鉴为主要审视依据及判准,所获致的论述与评价。相形之下,刘勰《文心雕龙》的“辞宗”论述,固然是其多面向文心理论的重新商榷结果,却往往映现迥异于汉代以“诗人之赋”为名的“辞宗”定义,并且翻转为以“辞人之赋”为中心评价主轴的巨大反差,甚至呈现背道而驰的论述取向。其中的转捩关键由前文所引《文心·程器》诸篇所揭示的文本脉络观之,主要的论述变量应在刘勰出之以人物品鉴此一新变质素的融人,迥异于汉代出之以文史家冠加的“辞宗”正名初始基型。
  倘若进而审视刘勰书中对于司马相如的相关人物品鉴取向,具体所勾勒的人物形象文本,主要有二:首先出身贫贱,又“窃妻而受全”的负面人品贬抑;其次,则是论其才性,谓“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两辞宗之人人物身影。这两则攸关司马相如人物品鉴之论述,适与《文心雕龙》书中的“辞宗”论述取向相近,一一导向其脱轨诗人之赋,从而违逆其中“宗经”的文章论衡要旨。这些则更呈现刘勰在承传两汉史家所揭示的“辞宗”背后诸多颇异于前贤的当代商榷,从而映现司马相如文学上卓越成就及其特色之外的另一观照面向。其中翻转汉代“辞宗”初始论述的汉代基调,于是呈现其书始于“诗人之赋过渡”为“辞人之赋”的“辞宗”论述交集与异趋的二重取向。不仅其中俨然镕铸汉魏两晋以来,对于人物品鉴的文化递嬗,同时也不乏“辞宗”论述的独特商榷或针砭长短。
  由是观之,刘勰《文心雕龙》所展现的六朝“辞宗”论述,既是渊源于司马迁及班固的两汉史家的赋学观照及其正名定调;倘若就其另一侧面审视,更是刘勰镕铸汉魏以来人物品鉴风潮下“辞宗”论述的变奏演绎,从而展现其与汉代司马相如主要依据文学本身的品鉴及论述之间,既是兼摄承传与翻转的二重论述特性,同时又于此建构其对于汉魏六朝宗“辞宗”论述与裁鉴背后,融合人物品鉴此一异同质素,所呈现的肇始于承传,终竟为翻转的另类汉魏六朝辞宗论述及其赋学系谱。
  从汉代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的司马相如及其“辞宗”论述,流变续衍而为刘勰《文心雕龙》六朝文论之辞宗构图,其中的依违转捩,显然深系在攸关司马相如于人物品鉴的另一汉魏六朝文化脉动,尤其《文心雕龙》全书中。以《体性》《程器》两篇所勾勒的司马相如人物品鉴论述,究竟主要藉由那些相关重要典籍的人物评骘,渐次形塑,从而建构出《文心雕龙》书中所映现的汉代司马相如的“辞宗”身影,应是亟需加以深究探索的另一重要赋学文化脉络。
  刘勰《文心雕龙》中关涉司马相如人物品鉴的关键词,主要为“长卿傲诞”与“窃妻而受金”两事,若就刘勰文本语境的前后脉络审视之,前者的因果逻辑导致其“理侈而辞溢”。然而就文论文而言,此一创作现象早在汉代前贤司马迁《史记》本传里,亦不讳言其“靡丽多夸”的辞赋风格,却无妨于其人物品鉴的彼此互涉,甚至人品贬抑。相形之下,刘勰的批评却大肆藉由人物品鉴铺陈其文品裁鉴,所谓“略观文士之疵”的人物示现,开门见山即首揭“司如窃妻而受全”与“扬雄嗜酒而少算”之叙述,进而导向“彼扬马之徒,有文无质,所以终乎下位也”①。由是观之,刘勰无论是就人物情性而裁鉴其文学体性,抑或观其行以论其文情,固然得以略窥其中对于“辞宗”司马相如人品言行,显然不乏相关负面批评,唯其论述脉络则同时体现汉晋以来的人物品评风气的蔚兴与流行。并且其中之新变关键与历史转捩,适可藉由魏晋名士如嵇康、阮籍之辈达观与任诞的思想及其言行取向,进而完成其始于《史记》《汉书》,递嬗流变而为《文心雕龙》攸关司马相如论述的人物品鉴及其历史进程,所牵动魏晋六朝以“辞宗”为代表的赋学系谱。其间的丰富文本诚然体现举足轻重的巨大文献价值与赋学文化光焰。
  ……

展开
目录

前言
从《世说新语》及其刘孝标注看魏晋南北朝书籍史
“豫章太守陈蕃”的德行
——《世说新语》与地方官吏文化
《世说》时代的“早慧”与“天真”
——以”礼教“与”自然“的冲突为视角
《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学风气
日藏古钞本《世说新书》鉴藏者略考
谢道韫与十七世纪朝鲜社会的家门意识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平议
王导与嵇康
——永嘉之际士风转变的一个观察
关于汪藻《世说叙录》的几个问题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饮酒文化的内涵嬗变
在汉文化圈寻觅“贤媛”精神
“渡江”
——试探《世说新语》中创造名士家族过江的形象
酒德辩
——以《世说新语》论汉、晋时期的饮酒与道德
人物品鉴与赋学流变
——《世说》司马相如论述在汉魏六朝“辞宗”赋学系谱的位置
王羲之前期经历考补
——以《世说新语》及前人笺注为线索
文献重组与思想建构
——李贽《初潭集》的材料来源和使用
也谈《世说》的早期接受
日本“《世说》学”总案
释六朝之“风流”
魏晋风流与中国文化
——第二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