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建构:文学史研究与书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中的一册。本套丛书共分6册,其中有5册是以北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五个二级学科方向研究所为单位,从老师们已发表过的论文中撷取1—2篇学术含量高、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将其裒辑成册,以彰显本学科方向的研究重点及特色。另有1册是学院2019年11月份所召开的学术会议"历史与建构: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论文集。
《历史与建构:文学史研究与书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中的一册,是学院2019年11月份所召开的学术会议"历史与建构: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论文集。本次会议邀请有30余位从事文学研究的全国知名学者参加,会议主题涉及"百年文学史观反思""文学史撰写模式研究与反思""文学史与经典化""剑桥中国文学史、哥伦比亚文学史及其海外中国文学史的讨论""对未来文学史写作的展望"等多方面,会议所引发的理论思考,将对文学史书写做出强有力的推动。
一、开幕致辞
文学史书写与研究的四点感受
文学史的新背景:学术国际化、知识商品化、方法技术化
北外文学史研讨会的内容和目的
二、主旨报告
对《西方美育思想史》书写的几点思考
深层研究是文学史书写的基础
夏志清文学史观念的几个问题
经典的"发生"与文学史"重写"中的问题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70年
文学史观的诊断与修复
三、分组讨论
先秦至唐五代文学组•讨论集
宋、元、明、清、近代文学组•讨论集
文艺学、现当代及比较文学组•讨论集
四、闭幕总结
先秦至唐五代文学组•讨论总结
宋、元、明、清、近代文学组•讨论总结
文艺学、现当代及比较文学组•讨论总结
北外文学史会议的三点启发
五、与会专家相关文学史观点补录
对《西方美育思想史》书写的几点思考
深层研究是文学史书写的基础
也谈先秦文献所谓写抄本问题
文学史书写的优劣得失与相关思考——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例
中国文学史过程性描述的立场与内涵(
"文学史"何以写成了"文化史"——谱系学视野下的日本首部"中国文学史"
关于两部海外中国文学史的讨论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