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莎士比亚的政治智慧
0.00     定价 ¥ 7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2200941
  • 作      者:
    [美]伯恩斯(Timothy,W.Burns)
  • 译      者:
    袁鹏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Timothy W.Burns,贝勒大学政治系教授。著有《莎士比亚的政治智慧》《施特劳斯论民主、技术和自由教育》,并曾与Thomas L.Pangle合著《政治哲学导论》。编有《历史之后?福山和他的批评者们》《回归理性:托马斯·潘戈贺寿文集》《布里尔施特劳斯古典政治思想作品指南》,与Bryan-Paul Frost合编《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中译本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译有Marce Uinus的《修昔底德传》。伯恩斯还是麦克米兰“重启政治哲学”丛书的副主编,政治哲学丛刊《解释》的现任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莎士比亚不仅是非常伟大的英语诗人,也是西方思想大传统中伟大的政治哲人之一。在西方文教传统谱系之中,不断有学人将莎士比亚与柏拉图并举:莎士比亚戏剧以历史舞台为背景,深涉人世政治问题的底蕴,尤其是王者问题,一再激发后人掂量人性和人世的幽微,为后世探究何为优良政制并审慎思考政制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莎士比亚的政治智慧》精心解读莎士比亚的五部剧作,它们共同关注那些在莎翁看来构成政治之核心的问题:谁应当统治?何为正义?伯恩斯透过政治哲学的眼光带来他原创性的解读,揭示了剧作中所蕴藏的大智慧。莎翁的剧作对当今世界的公民文化构成切中肯綮的批判,提供了人世生活的永恒指引。
  《莎士比亚的政治智慧》精心解读五部莎翁剧作,《裘力斯·凯撒》《麦克白》《威尼斯商人》《李尔王》《暴风雨》,证明莎士比亚不只是才华横溢而已,他还满有智慧。莎士比亚用剧作展示并分析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之中、情爱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无所不在的种种冲突,以此教导他的观众和读者:要想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必须关切何种道德与政治问题——如作者伯恩斯所言,莎士比亚总是关注那些曾经是,且未来定会再次成为政治核心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莎士比亚的政治智慧》:
  布鲁图斯在腓力比开战的决定非常不明智。安东尼完全没有料到布鲁图斯会出此昏招,他得出结论说,布鲁图斯必定是在“装出雄赳赳的样子”。随后,他与屋大维就各自部队迎敌位置的问题产生了争执。这场争论既与两人此前讨论雷必达时所生出的麻烦有关,也预示了(《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中的)后续情节:安东尼命令屋大维带兵进入战场的左翼,但屋大维却命令安东尼去左翼。
  “你为何在这紧急关头和我闹别扭?”安东尼怒吼道。
  “我不是和你闹别扭;但我要这样做。”屋大维以双关语回答说。
  屋大维展现了安东尼眼中的统治者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在安东尼看来,这是一种统治资格。问题也因此变得尖锐化:两人之中必有一人为马,一人为骑手。唯有对于具有奴性的民族,君主制才能合于正义,但无论安东尼还是屋大维,都不可能是出自这样的民族,更不必说布图鲁斯或凯撒了。
  安东尼要求与布鲁图斯和卡修斯展开和谈。和谈的双重主题是公开讲演与公共行为的对决,以及两者所涉及的正义问题。屋大维和安东尼一同指责布鲁图斯“优美的言语”不过是遮掩其愚蠢行为的面具。安东尼提到密谋者在刺杀凯撒时说了谎话,而卡修斯则提醒安东尼说,是他安东尼以甜言蜜语偷走了所有人说话的能力。他抢劫了哈伯拉(Hybla)的蜜蜂,把蜂巢偷得一滴蜜也不剩。安东尼指出自己的言语使他们“无刺”——伤害不了他——而布鲁图斯在回应中则嘲讽安东尼在蜇人之前就“嗡嗡叫”。这正中要害。安东尼愤怒地痛斥对手,因为他们如此嘲笑了他此刻直白的警告。他们不忠、懦弱。他们不仅毫无征兆地杀死了凯撒,而且谄谀奉承,仅仅装作尊崇的样子,杀死了凯撒。卡修斯嘲笑这一指控。他也批评布鲁图斯否决了自己的建议,以致允许这“舌头”现在攻击他们。屋大维则要以战斗来证明争论中的哪一方正确。他,另一个凯撒,将为凯撒所受的伤口复仇,否则就是让“叛徒”再次变成屠夫。布鲁图斯否认他们是叛徒,并自负而又大度地表示,即使屋大维是“家族中最高贵的后裔”(而他并不是),也没有比死在布鲁图斯手上更光彩的了。他暗示,即便尤里乌斯·凯撒也会因死在布鲁图斯手上而感到光荣。卡修斯补充说屋大维不配如此,还以带有轻蔑意味的墓志铭来贬低屋大维和安东尼的价值。为此,安东尼说他“还是从前那个卡修斯”。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卡修斯必定是出于嫉妒而推翻伟人,低估了他们的价值。屋大维最后轻蔑地称他们是叛徒,可能还是懦夫。双方就这样终止了和谈。在和谈中,安东尼永恒不变的复仇欲望,布鲁图斯异乎寻常的高尚或自负,都展现出来。布鲁图斯的崇高得到了卡修斯的支持,尽管他责备布鲁图斯在处置安东尼的问题上错误地否决了自己的意见。
  和谈之后,布鲁图斯私下里与卢西留斯谈话。我们在后面(5.4.5-25以及5.5.54-59)得知,布鲁图斯此时是在指示卢西留斯,让他在必要时做自己的替身来引诱敌人,以便他自己能够自刎。也就是说,布鲁图斯此时已预料到计划可能会失败,预先做好准备,以便能够自我了断。与此同时,卡修斯也在与梅萨勒的谈话中提到失败的前景,他宣称:“我是出于万不得已。”他不得不像庞培一样,为了自由而打这一仗;也就是说,他是遵从布鲁图斯的意愿而参战——就像庞培在法萨卢斯作战是遵从元老们的意愿——尽管正如我们方才所见,卡修斯仍在批评布鲁图斯否决了他关于安东尼的建议。他屈服于布鲁图斯的高贵而不得不这么做。这让他参与了一场他现在怀疑,或半信半疑地认为事实上注定会失败的战斗。因为正如他对梅萨勒所言,他如今放弃了自己(关于预兆的)伊壁鸠鲁主义的看法。他开始“部分”相信,他刚才所见到的鸟的活动预示了他们的失败。尽管半信半疑,卡修斯认为自己仍然能够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去面对一切危险”。也就是说,假如他全然相信鸟的踪迹就是征兆,那么因为完全预料到失败的结局,他的决心就会被削弱,就会为失败情绪所笼罩;这样一来,他们既不可能获得胜利,事实上也不可能有任何自由行动或自由。考虑到此前他与布鲁图斯关于进军腓力比的争论,他所注意到的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鸟的飞行轨迹似乎使他得出结论,即鸟的踪迹正是旁人所谓的预兆。鸟的飞行踪迹正合于他的预期——他曾极力表示自己对这场战斗的担忧合理有据.但遭到布鲁图斯驳斥。然而他始终不移的决心似乎抵消了他对预兆的片面信念。我们可以说,他已经从不得不顺从布鲁图斯,进而认识到他们如今终将失败。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布鲁图斯及其德性的敬意,而是将失败当作神意的决定。尽管如此,他仍要为共和事业而坚定自己的决心。
  ……
展开
目录
“重启政治哲学”丛书编者序
序言

第一章 《尤里乌斯·凯撒》:古典共和的难题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二章 《麦克白》:驶入黑暗的雄心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三章 《威尼斯商人》:基督教商业共和国中的罗马德性
1.1 安东尼奥与巴珊尼
1.2 鲍西娅
1.3 夏洛克
2.1 鲍西娅与摩洛哥亲王
2.2 朗西洛
2.3-2.5 基督徒之中的杰西卡
3.1 夏洛克期待上帝的报复
3.2 鲍西娅与巴珊尼
3.3 商业共和国里的德性
3.4 鲍西娅行动了
3.5 罗伦佐照看的贝尔蒙
4.1 法庭上的鲍西娅
5.1 鲍西娅如愿以偿

第四章 《李尔王》:神圣正义问题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五章 《暴风雨》:一位哲学家一诗人对公民的教化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