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小史》共收录郑振铎先生三篇艺术史论:《伟大的艺术传统》《中国古代绘画概述》《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内容涵盖绘画、石刻、青铜器、玉器等多个艺术门类,简述了中华文明不同时代的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伟大的艺术传统》是郑振铎先生1951年应《文艺报》编者之约而写的,并连载于该报。原计划篇幅甚大,可惜未能完成。
殷代的艺术
大理石的使用在殷代似是很普遍的,至少在王家建筑与用具方面是用得很多的。安阳出土的鸮鸟、蛙、怪兽和龟似乎都是建筑的装饰物或附属物,或仅仅作为玩赏之用的也说不定。鸮、蛙和怪兽身上的花纹和铜器图案是同一类型的。
最近的发掘,得到一具大石磬,饰以虎纹,是很值得注意的东西。那样一具大的石磬,作为乐器,其奏乐的场面可想象得出是很壮观的。
象牙的制品也有发现,像上饰蝉纹的筒形象牙器是实用的东西吧。“纣为象箸”的传说,并不是虚无缥缈之谈。骨或牙雕的笄或其他装饰物是极为工致的,其先,几乎完全是鸡形,后来便渐渐地简化了。在鹿角上,在牛骨上,殷代的工匠们也随形地雕镂了许多精巧的花纹。
特别重要的是,丝织品在那时候已是很进步的。今日在铜器上尚常常见到绢的遗迹,绢的织纹是有各种形式的,当时把铜器作为殉葬物,恐怕其外面常是包有绢帛之类的。就那织纹来看,殷代的织工已达到高度发达的境地。
伟大的艺术传统
中国古代绘画概述
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