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美丽乡村创建活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农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如何激发各方主动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在制度设计方面就显得十分重要。安吉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攻坚,全面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努力提高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效率。
(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创建机制。加大创建力量的整合,调动各方参与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的积极性。(1)坚持政府主导。美丽乡村建设县、乡镇、村三级全部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将建设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人、到点,实行县领导联系创建村制度,并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视察。(2)突出农民主体。按照“专家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的办法,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群众满意。创建工作按照“村民大会集体商量、村级组织自主申报、农民群众全员参与”的原则,把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变“为我建”为“我要建”。(3)动员社会参与。深入推进与国家、省有关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项合作,争取在项目、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二)健全完善要素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创新,成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总公司,设立县财政奖励资金担保、信用社专项贷款,实施拟奖资金担保融资“镇贷村用”模式,构建起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推行动产抵押、林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依法建立完善乡村旅游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价格等相关政策,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引导和支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创新柔性引才引智机制,研究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着力引进环保、规划、旅游等一批急需专业人才。
(三)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加大生态资本保值增值力度,探索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功能定位,将乡镇分为工业经济、休闲经济和综合等三类,设置个性化指标进行考核。
在“两山”理念引导下,安吉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产业互促共赢的科学发展路子,先后获得全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首个获得县)、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首批全国“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美丽中国最美城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也从省级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2019年6月1日,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率团队来安吉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时说:“在安吉,大家近距离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亲眼见证政府主导,并与社会化力量通力合作开展环境治理,实现经济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绿色发展的转变,这不仅应对了资源紧缺的问题,也实现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全世界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参考的发展道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