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0.00     定价 ¥ 8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825114
  • 作      者:
    蒋和平,杨东群,王晓君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新疆农科院客座研究员等职务。并兼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高新科技园区委员会会员;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特聘专家;农业部科教司科技专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科技专家;国家科技投资风险评估中心科技专家等职务。选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词典》、《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美国《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权威传记文献。
展开
内容介绍
  《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首先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经典阐述和发展理论,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框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其次,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从我国粮食主产区生产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产粮大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对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行了量化比较研究,分析和测算了粮食主销区粮食消费及产需平衡缺口,提出了主销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及对主产区的补偿机制;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预警和评价,指出国家粮食中长期安全的政策重点,提出了完善政府调控下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可供全国各地农业管理部门、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农业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背景
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三、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四、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
一、粮食及粮食产业概念
二、粮食安全的内涵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

第三章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和消费分析
一、区域划分和主要粮食品种的消费测算
二、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生产和消费总体情况
三、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出口情况
四、我国稻谷和小麦生产、消费的区域及省份变化
五、我国玉米和大豆生产、消费的区域及省份变化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我国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一、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六、数据来源
七、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八、评价结果分析
九、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研究
一、河南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概况
二、湖南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概况

第六章 我国粮食主产区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一、绿色农业的提出背景
二、2000~201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三、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实证研究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比较分析
一、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界定
二、主产区和主销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三、主产区与主销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四、典型省份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分析——以河南和浙江为例
……
第八章 粮食主销区粮食消费及产需平衡缺口分析
第九章 主销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及对主产区补偿机制的研究
第十章 完善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研究
第十一章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第十二章 我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第十三章 我国粮食安全预警研究
第十四章 国家粮食中长期安全的战略重点与路径选择
第十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