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2019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从国家、省份和重点城市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排名;围绕公共卫生、“双碳”目标、数字基建等几个主题做了专题研究,对河池、成都、昆山、深圳、珠海和桂林等城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一些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做法做了总结分析。
Ⅰ 总报告
1202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 张焕波 郭栋 张超 孙珮/001
Ⅱ 分报告
2中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张焕波 孙珮 吴双双/021
3中国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张焕波 张超 王佳 王若水 张霈婷/036
4中国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郭栋 王佳 王安逸 柴森/123
5中国卫生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孙珮 崔璨 张焕波/179
6县域数字乡村指数 黄季焜 易红梅 吕志彬 左臣明/198
Ⅲ 专题篇
7如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仇保兴/217
8同一健康:应对人类健康挑战新策略 陆家海 赵白鸽/231
9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军/242
10“十四五”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政策取向 刘向东/266
11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可持续经营 王军 陈冲/286
Ⅳ 城市案例篇
12河池: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王军/310
13成都公园城市: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孙颖妮/319
14昆山:从苏州“小六子”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张寒/332
15深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 邹碧颖/344
16珠海:深耕细作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霈婷 张明丽/359
17桂林: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之道 王若水/370
Ⅴ 国际案例篇
18国际城市研究案例 王安逸 李萍 Michael Bannon Rashika Choudhary Allison Day Alyssa Ramirez/381
Ⅵ 企业案例篇
19飞利浦中国可持续发展管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驱动企业管理升级与实践创新 李涛 刘可心/410
20数字技术助力“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曹启明 徐飞/422
Ⅶ 附录
21附录一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标说明/438
22附录二中国省级可持续发展指标说明/458
23附录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说明/479
Ⅷ General Outline
Preface/493
Abstract/496
Contents/498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