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就是在河畔山崖间开凿出来的佛教寺院,起源于古代印度。伴随着佛教的传入,石窟寺也被引入中国,成为供僧侣修行的重要所在。本书从石窟传入中国之始切入,对整个中国石窟寺发展历程进行总体描述,详细梳理了中国石窟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推进的历程,细数各朝石窟开凿的由来和过程,石窟与当时政治、经济、人民日常生活的交织关系,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石窟为纬,展现历代石窟总体风貌,并细化至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来、开凿时间、主持者、地质特征等各方面的信息,例如洛阳龙门石窟建在质地坚硬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在它的表面雕刻精细纹饰与形象;大同云冈石窟建在较为松散的侏罗纪砂岩上,雕凿有一系列宏伟的大型洞窟;敦煌莫高窟在砾岩上抹泥层,再制作泥塑像或绘壁画。通过这部中国石窟发展简史,不但为读者呈现了迄今为止依然留存在中国大地上数不清的石窟寺的渊源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珍贵的建筑、雕塑、绘画珍品,取之不尽的研究古代宗教、哲学、艺术及风俗的资料,让读者了解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的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用心守护。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中国石窟是世界上现存数量最多的石窟文化遗产,有古代艺术画廊的美誉。本书作者以历史文化为线索,用清晰的脉络,晓畅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石窟艺术接受、改造及其传承的历史脉络,读者可从中真切地感知中华民族“改梵为夏”的心路历程和艺术成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暨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罗世平
中国石窟博大精深,没有相当的学术功力,很难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一部简史。这是一部成功的著作,相信是学习研究中国石窟的一本入门的好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齐东方
中国石窟是系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串明珠,是展现佛教艺术的一幅绘画长卷,是排列有序的一条雕塑长廊,是述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部厚重史书。这一切,都通过作者精妙之笔,呈现在读者面前。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 荣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