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于2018年10月21~24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获得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支持,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会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新时代脉搏,围绕“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全方位展示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新实践,旨在全面提高我国考古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普及和转化,扩大中外考古学文化交流,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社会影响力,努力实现文化强国梦。
大会开幕式后由中国考古学会下设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等16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分组讨论,共计逾500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近百名学者进行了海报展示。由于近年来四川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著,本次会议特设“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诸多业内专家、学者针对四川考古热门议题开展讨论。大会期间,承办方在博物馆、图书馆及大中小学校共邀请了16位专家推出了16场公共讲座,16场公共讲座直接听众三四千人,小学场生动活泼、故事性强,中学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高校场讨论热烈,博物馆和图书馆场则通俗易懂、适应面广,并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开展了专题展陈“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考古四川新世纪”。
组织机构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 成都)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协办。中国考古学会是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成立于1979年,会址设在北京。学会下设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隋唐考古、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环境考古、古代城市考古共16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宗旨是促进全国考古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专题讨论,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提高考古研究的科学水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系1951年9月成立的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2004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大、人数*多、门类*齐的文物科研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下设考古研究所、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编辑信息中心、西部考古探险中心、公众考古中心、水下考古中心等内设机构。在田野考古、古建筑石窟保护、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综合实力强劲,尤其在巴蜀考古、西南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以及石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全国文物考古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为 1973年成立的成都市文物管理处, 1984年并入成都博物馆,1992年从成都博物馆分离成立成都文物考古工作队, 2017年更名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现有文物保护研究所、古建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文物信息科研管理部、西南先秦考古研究所、秦汉考古研究所、唐宋考古研究所、佛教考古研究所等内设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承担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成都市下达的文物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展示工作。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在四川大学*古老的系科——历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学院成立于 1999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 1875年创办的尊经书院。现下辖历史系、考古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研究所 4个系所和城市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东西方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长江文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具备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重点学科(专门史、历史文献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与考古学、世界史),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