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代早期的报人与报刊为线索,主要关注客观性的形成、演变与实践,探寻客观性作为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轨迹。我国近代早期报纸客观性思想与实践的发展,既有西方新闻理念的影响,又是特定历史时期早期报人报业实践的结果。在技术、职业化与政治交融的媒介环境下,早期的报纸客观性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呈现出了独特的发展趋势,与西方的客观性思想相比,无论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传播思想史和传播学理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
绪论
第一章 报业发展早期的传媒生态
第一节 报业发展的外在条件
第二节 报业自身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媒介新技术与出版新格局
第二章 早期报人思想中的客观性因素
第一节 工具与策略:梁启超的报刊客观性思想
第二节 职业化:汪康年对报刊客观性的认知
第三节 真实客观:黄远生的职业信条
第三章 报刊客观性的理论研究与主要实践
第一节 早期学者对报刊客观性的学理阐释
第二节 民营商业报刊的客观性观念与实践
第四章 早期客观性思想的命运与归宿
第一节 早期客观性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无产阶级对于客观性思想的运用与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