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低碳模式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6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2074890
  • 作      者:
    张文利,孙瑞国,霍艳晶
  • 出 版 社 :
    应急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持续增加,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发展低碳经济成了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也正积极、努力地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模式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旨在为中国低碳模式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低碳模式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可供相关领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参考,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也值得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低碳模式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学者对低碳经济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学者鲍建强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学者金涌认为低碳经济是合理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围绕能源及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分配、使用和废弃全过程,开发有利于节能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与产品,关注其捕捉、重复利用和埋藏,制定配套的政策,以实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付允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尽管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概念也有所差异,但都表达了同样的内涵: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开发运用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整个社会经济朝、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对低碳经济的新认识。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碳排放的降低,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低碳经济是区域在更高层次发展的实现模式,其目标是经济产业活动以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方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通过区域学域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以区域创新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发展模式,由以要素投入型发展向以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核心是技术创新。低碳指标与创新指标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新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涉及三层含义: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及国际低碳政治博弈。
  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首先是与碳减排直接关联的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创新,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有效控制碳排放;其次是产业技术的创新。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背景
第一节 催生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果
第三节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碳锁定与碳解锁理论
第三节 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
第四节 企业低碳生产动机与行为研究

第三章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及框架设计
第一节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第二节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框架设计

第四章 不同类型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欠发达区域低碳发展机制
第二节 发达区域低碳发展创新机制
第三节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合作机制

第五章 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行动
第二节 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节 低碳区域的地域系统优化
第四节 区域治理模式创新

第六章 中国发展低碳区域经济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动力机制的内涵及相关研究评述
第二节 动力机制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构建动力机制模型
第四节 推动动力机制完善的措施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