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教育初心 开启智慧之旅
亲爱的西小家人们:
2020年在“爱你爱你”的呼唤声中已呼啸而过,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我们大家都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很多,从今天开始,2021年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而这一年不仅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恰是我们眷恋的西山路小学建校百年。作为西小大家庭的一员,我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底蕴深厚、历久弥新的百年老校。我是于2017年年底踏进这所学校的,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充盈在幸福和感动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为这所百年老校感到震惊:学校由教会学校源起,百年中历经八次校名更迭,校名由启功老先生题写;学校与中国近现代史及近代工业之父唐廷枢紧密相连;学校紧邻唐山市第一条主路——开平大街;学校校内和院墙外巍然矗立着能代表唐山历史的百年德国洋槐;学校校址是唐山这座城市的最早发源地,即当时只有十八户人家的乔家屯村所在地;学校独有的“西小三代人”情节;学校的精神领袖是终生未婚未育,只为将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我们最敬爱的唐校长;曾代表唐山“俏夕阳”节目上过央视的春晚……
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精神等,每天都令我沉醉于惊讶、感动、喜悦和自豪之中,每天又都迫使我像着了魔般地想去更多、更深人地挖掘这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与此同时,作为教育者,在沉迷探寻和汲取这所百年名校精神给养的同时,我又愈发深刻地感受到,这些文化、这些给养、这些历史、这些传承、这些名片、这些精神,多么需要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家长们、我们的身边人、我们的唐山人了解和传承啊!所以,在2021年的第一天,作为对自己二十八年教育之路的初心回望,作为向这所百年老校及这座英雄城市的致敬礼,作为遵循内心真实声音、践行教育使命的责任和担当,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守莲课堂”中开设了“西小故事会”栏目,希望在2021年里,通过96个西小故事致敬我们深深眷恋的大家庭——百年西小。
作为教育人,我一直坚信,身边的资源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身边的榜样就是最好的榜样。我一直在思考,像西山路小学这样一所有着厚重历史的学校立足点应在哪里?切人点要放在哪里?如何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如何让这些优势服务于学生和家长?通过六年的学习生活,这所学校的孩子要具备哪些特殊标签?哪些与众不同?要涵养哪些品质?养成哪些习惯?掌握哪些生活、生存技能?具备哪些心理素质?练就哪些基本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长?要储备除了常规课本学习之外的哪些知识?具备哪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胸怀?与此同时,这样的一所学校,除了发挥学校对孩子们的日常教育职能之外,又能担当起哪些能够辐射家庭、社区、社会的教育职能……
基于这些思考,从2021年的1月3日开始,我的“西小故事会”正式开讲,“西小故事会”将通过西小文化、西小历史、西小名片、西小生活、西小人物、西小课堂、西小课程、西小精神、西小活动等栏目剖析我们的思考,解读我们的坚持,叙述我们的幸福,同时也会分享一些认知和感悟。其目的一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唐山、了解西小并继续探寻唐山、挖掘西小的历史和文化;二是让学校积淀百年的精神给养继续传承并得以更大发扬;三是想让身边的资源和榜样更好地服务孩子和家庭、服务家乡和社会。
希望“西小故事会”能唤起孩子们对于唐山历史和身边事物的好奇和研究热情;希望“西小故事会”能成为孩子们的知识宝库、隐形课本和成长百科;希望“西小故事会”能让孩子们发现更多身边的榜样和身边事物的美好;希望“西小故事会”能唤起更多人对于教育的思考,让更多人关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这是一个大人和孩子共同聆听的故事会;希望“西小故事会”能如愿成为一股精神清流和给养,让我们的生活返璞归真,回到孙敬修爷爷的“小喇叭广播”时代;希望“西小故事会”能让我们在短暂的十分钟时间里回归简单、回归平静、回归常态、回归自然,在平凡中发现热烈,平淡中体味真情。
P3-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