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传/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第一章 祖考:班氏之先,与楚王室同姓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
阴山南,是草原。无边无际,千年万年。
古老的商朝,王畿之外存在许多部族方国。“四方”“四土”,或为商王控制,或与商王对抗。这浩浩草原,就是戎狄中土方、鬼方、西落鬼戎和燕京戎交替活动的区域。
也是这里,部族方国与中原的接壤地带,游牧部族古楼烦人,像戎狄人一样,结穹庐,逐水草,以畜牧为生。他们彪悍,勇猛,善骑射,追熊逐鹿,栉风沐雨,生生不息。
远古的风,吹到秦始皇末年。
雁门郡楼烦县,慷慨接纳了一位来自南国的楚人。有谁能够知道呢,这名青年男子,竟然会是未来西汉皇妃——班婕妤的近祖。而她的远祖,更是尊贵无比。
芈姓王族
但凡世家大族,都以拥有高贵的祖先而荣耀。班固《汉书·叙传》开篇即述:“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
班氏家族,原本是楚王室的后裔。
而楚国先祖,出自黄帝的孙子颛顼帝高阳一脉。
高阳生子,取名叫称;称生子,取名叫卷章;卷章生子,取名叫重黎。颛顼帝驾崩了,黄帝的曾孙高辛氏帝喾即位。重黎给帝喾当火正,推广用火,照亮了天下。有亮天下之功,帝喾赐重黎祝融的称号。“祝”,有永远、继续的吉祥寓意;“融”,代表光明。
那时候,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重黎南下征讨。重黎英勇,大胜,但没有把他们杀绝。帝喾极不满意,杀了重黎,让他的弟弟吴回当继任者,再任火正之职,仍旧做祝融。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大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日九凤。”《说文解字》曰:“凤,神鸟也。”传说,祝融也是凤鸟的化身。
兄与弟,前仆后继,给人类带来永久的光明。为了纪念,人们把重黎和吴回子孙建立的部落称作“祝融部落”。
那吴回生有一子,名叫陆终。祝融部落与鬼方部落联姻了,陆终娶鬼方氏的妹妹女嬇为妻。《史记》说,女嬇一胎就生下六个儿子。很神奇啊,全部是腹裂而生。老大叫昆吾,老二叫参胡,老三叫彭祖,老四叫会人,老五叫曹姓,老六叫季连。从此,祝融部落便分为六姓。季连姓芈,后来的楚国王族就是他的后代。
夏商时代,祝融部落厄运不断。昆吾氏到夏桀时被商汤灭掉,彭祖氏在商朝末期也被灭掉。季连的后裔鬻熊为避灭顶之灾,带领部落从新政一带,顺着禹县、叶县这条古代的通路,逐步南迁,辗转迁至今河南、湖北西北交界处的丹淅之地。
此后,商末的王,一代不如一代,由成汤一手打下的江山处于崩溃的边缘。
鬻熊看到商朝的腐朽与没落,毅然带领部族投身于周王室。周文王正在求贤纳士,被文王拜作老师的鬻熊,像儿子般服侍文王。
鬻熊曾孙熊绎生活在周成王时代。成王仁厚,要封赏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幸运啊,享受先人恩泽,熊绎被封在楚蛮地区,赐给子男爵位的田地,姓芈,定都丹阳。
周夷王时代,王室衰微,季连的后裔自立为王。
周宣王时代,季连的后裔熊仪即位楚君。这位楚君,就是若敖。
那一年,若敖纳郧国国君的女儿作为妾室。第二年,这个妾为若敖诞下一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天资聪颖,颇受若敖疼爱。
然而,当时天下,无论南北,盛行的都是宗法制度,为的是确保家长、氏族首领乃至国王的财产和权利,永远都属于嫡长子。有权继承父亲权位的嫡长兄是大宗,其余都是小宗。大宗不仅继承遗产和权利,还可立祖庙,主持祭祀祖先的仪式,小宗只能列席陪祭。小宗大多要自立门户,开创新业,壮大自己的家族。
若敖死后,嫡长子熊坎顺理成章地即位了,这就是霄敖。
霄敖元年(前763),作为庶子的小宗斗伯比,只好跟随母亲回到外祖父的郧国,打着父亲若敖的旗号,开创自己的家业。
郧国,地处江汉平原。那罩的云梦泽,方圆九百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