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方寸之间:封闭空间电影创作思维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7850925
  • 作      者:
    闫怀康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闫怀康、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文化影像传播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封闭空间电影”创作研究、“电影叙事机制与心理学实验原理”关系转化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封闭空间电影作为隔离系统


在我们开始讨论封闭空间电影前,有一个前提需要明确,因为它看上去很容易被混淆——“我因为周末休息而宅在卧室里”和“我因为疫情而宅在卧室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假如把它们拍成电影,虽然电影人物都是

“我”,叙事空间都是我的“卧室”,但是仔细寻找两者细微但关键的差别,可以让我们预见接下来它们要展开的剧情之间的不同,两种戏剧性前提的差异,导致两部影片的基本动作完全不同,在视听节奏上就会向不同的类型上发展。把上述两种状态转换成电影,可以理解为韩国电影《雪国列车》和《釜山行》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比较鲜明的,但如果你对这种差异还不十分了然,那么往下看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当我们讨论封闭空间电影的时候,我们讨论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名电影观众,可能是一部像《我爱我家》(1993)这样的情景剧?也许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密室逃脱类似游戏?抑或是一栋荒废的烂尾楼,里面全是独立的隔间,几个不同身份的人住在里面?

作为一名电影创作者,你的人物和你的创作条件一样,都被限定在了方寸之间,难度有些大,但假如能创作出《十二怒汉》《恐怖直播》这样的作品,还是值得冒险的。

那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将思维灌注入封闭空间电影的创作当中去呢?首先,空间、封闭空间,以及封闭空间电影的概念,是我们要分清楚的。


第一节.概念界定:封闭空间与封闭空间电影

一、空间和封闭空间

《现代汉语词典》对“空间”的解释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或大、小表现出来。空间一词由“空”和“间”构成,《说文解字》中对“空”的解释是“窍”,“段玉裁的注说,窍就是‘孔’,他还进一步说:‘天地之间亦一孔耳’,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孔洞,也就是一个窍。‘间’是指有‘两物相接处’,隔开以及参与的意思。在建筑层面理解,‘间’是对空间的一种分割,切成各种不同的单元”。此处提到的“分割”需稍作留意,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创作方法,将成为本书第四章重要的论点。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大意是指用泥土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器皿才有了它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四壁切割了“空”,有了“间”,“间”中的空虚部分在现代建筑学意义称为室内空间,它是由“四壁”的面面围合而成,通常呈六面体形成,这六面体分别由顶面、地面和墙面组成。这种空间就可以为人所用,保存生命,生产意义。

源于生存需要,人类祖先最早将洞穴作为可以躲避风雨的居住所,山洞这种空间在形态上是半封闭的,在功能上是提供栖息地,保护人类安全需要,躲避动物侵袭。但“山洞这种半封闭式的空间仅仅是天然形成,并没有加入出于人类主观动机的能动改造”,而且它的功能也是正向的,封闭成了它的优势,成了人类生存的保护伞。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需求层次逐渐细分,在不同地域出现了不同样式的生存和生产空间,而不同时代,源自技术支持,此类空间更是日新月异,空间形态的自然属性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沁入了人的主观意志。爱德华• W•苏贾认为,“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所以,空间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在其中,为人所用或为人所关注。在这些人为建筑的空间形态中,出于某种特殊生产需求而出现的相对狭小和密封性质的“空间”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化工、军工、矿采等工业需求出现的防空洞、矿井等;以及食物贮藏等需求出现的仓库,地下室,冰库等。这就是我们常规意义理解的两类功能性封闭空间,这些密封或者半密封的空间往往伴随着危险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一连串类似坍塌、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这些空间内部以及周边往往会伴随着消防设备以及紧急预防手册等。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学术研究层面 

二、创作实践层面 

三、现实意义层面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封闭空间电影作为隔离系统 

第一节 概念界定:封闭空间与封闭空间电影 

一、空间和封闭空间 

二、形成封闭空间的必要条件 

三、封闭空间电影:隔离作为戏剧性前提 

第二节 封闭空间电影的一般创作策略 

一、被动滞留日常空间的强迫性 

二、意外闯入未知空间的恐惧感 

三、邀请进入功能空间的游戏性 

第三节 封闭空间电影的深层创作逻辑 

一、窥探:信徒告解的人性隐私 

二、旁观:迷津实验的人性考验 

三、戏剧性:被强化的“三一律”及其异化 

第四节 封闭空间电影:类型归属与创作思维

一、作为类型创作的封闭空间电影

二、隔离系统:作为整体性的创作思维 /

第二章 封闭空间电影的时空功能及设置 

第一节 封闭空间的隔离性 

一、封闭空间:隔离与放逐

二、封闭空间的时间:异化与伸缩 

第二节 封闭空间的视觉能动性 

一、封闭空间的主体“表演性”功能 

二、空间物体的主客关系建构功能 

第三节 封闭空间的几何变异性 

一、矩形和圆形的视觉张力 

二、基于建筑几何的变形 

第四节 隔离的封闭空间:日常秩序的失衡 

一、日常空间情境的戏剧化突变 

二、日常空间造型的电影化可能 

第三章 封闭空间电影的人物关系及模型

第一节 主体身份的退化与认同 

一、监狱空间:囚禁与惩罚 

二、医院空间:规训与重塑 

三、自然空间:竞争与存续

第二节 反派力量设置的三种形态 

一、缺席的人物制造悬念 

二、机关的空间制造倒计时 

三、未知的怪物制造恐惧 

第三节 人与封闭空间的构成关系 

一、一人一室:主体性反思 

二、多人一屋:群体性矛盾

三、众人一塔:权力性指向 

第四章 封闭空间电影的叙事逻辑及范式 

第一节 隔离情境的核心议题 

一、生命意志的彰显 

二、集体价值的取舍 

三、伦理困境的两难 

第二节 隔离情境的叙事策略 

一、线性叙事结构 

二、“回顾”与“共时”的叙事手段 

三、叙事手段的视觉呈现方式 

第三节 被“切割”的空间形成叙事模块 

一、可切割性:迷津实验作为心理依据 

二、13个情节模块的形成 

第四节 风格化结局作为范式

一、反向留白 

二、正向突转 

第五章 封闭空间电影的空间调度及原理

第一节 人物关系的区隔调度

一、人物的站队

二、资源再分配 

三、对白的游戏 

第二节 封闭空间与人物的交互性调度

一、压迫—改造:空间对人物的调度 

二、倾听—反馈:人物对空间的反抗 

三、高频次特写:人物情绪制造空间氛围

第三节 光源对人物的区隔调度 

一、焦点光对人物的行为调度 

二、非常规光源的戏剧化改造

第四节 声源对人物的定位调度

一、“声音影像”明确空间方位 

二、高中低人声构成空间交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国封闭空间电影片单

附录2 中国封闭空间电影片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