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与价值引领》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专家学者共话“中国电影价值引领”的一本论文合集,共收录23篇文章。对我国当代电影之现实题材、文艺管理机制、价值观、跨文化传播、弘扬主旋律、少数民族电影译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翔实的阐述,指明了我国电影发展的方向。语言精练,逻辑严密,结构谨严,理论与实践并重,有较高学术价值。本书可供相关领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从感人的故事到深刻的故事
——电影作为价值思考的艺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主任、教授 李文堂
一、现实主义的价值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以载道原则,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正是新时代电影艺术的重大使命。电影艺术是当代视
觉艺术中一个重要的价值传播载体,对当代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对我们精神世界的建构,尤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前,中西文明深度接触,不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相互竞争,根本而言是价值观之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
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
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在大众传播时代,电影成为文化竞争与价值观之争的一个重要场域。
随着中国成为一个电影大国,电影艺术在未来的国际传播中,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会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电影艺术是快速提升国家文化软
实力的重要路径。中国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这需要长期的学术积淀与思想创新,任重而道远。而且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学术思想的
表达又会遇到语言障碍。而电影艺术则不同,在大众传播时代,电影艺术的创新与生产的节奏更快,传播更直接,影响更广泛,效果更强烈。因此,
电影作为一种价值思考的艺术,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优势容易凸显,在国际国内深度互动的全球文化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影不但适应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而且产生了一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不错的优秀作品。主流电影的专业化
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 2019 年三大国庆档电影的艺术手法有较大突破,票房飙升。从电影生产能力与票房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电影大国,在
国内市场上可以与好莱坞电影抗衡。许多电影人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抱有信心,认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将逐渐显现出来。
但是,今天我们大家心里都明白,中国要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尤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价值观方面,中国电影的创造能
力有待提高。中国电影的叙事方式、情感表现力、视觉冲击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面向时代的问题意识、思想深度、价值关怀仍然有很大不足。这
严重影响电影的持久魅力。特别是今天,如果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那么没有深刻的灵魂与高远的价值思考,是不可能超越民族国家,得到跨文明
的市场回应。感人的故事未必是深刻的故事,感动中国观众的故事,未必能感动世界。好莱坞电影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电影”。它依托西方商业
文明的清教价值观与现代性价值观,试图将美国文化价值观提升为“普世价值”来推销。好莱坞电影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已经对当代中国
青年人的文化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全球文化竞争,我们应该深刻认识电影市场竞争背后的价值观之争、文化领导权之争,需要深刻反思
中国电影艺术的价值构建能力问题。
电影艺术的价值观建构并非抽象而苍白的意识形态叙事。成功的意识形态叙事,恰恰是植根于市井生活的,而这当然离不开现实主义的问题意
识。只有这样,一种基于统一的文化领导权才是可能的。中国电影传统是在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形成的,有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五四新文化运
动之后,电影逐渐摆脱了鸳鸯蝴蝶派的风格,而关注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如《神女》等作品。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联华影业公司的成立与左翼电影
人登上舞台,电影成为反帝反封建、唤醒民族精神的有力武器,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品,如《渔光曲》《中国海的怒潮》《大路》《城市之夜》《风
云女儿》《狼山喋血记》等,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人如夏衍、田汉、阳翰笙、费穆等。中国电影传统的这种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既是五四以来文艺启
蒙传统、革命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儒家文化中的“诗教”传统、“文以载道”传统、“新民”传统或多或少影响的结果。后者在电影人侯曜的系列作品中
则有明显的痕迹。
当然,过去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路线,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容易背离现实主义本身而陷入僵化的政治叙事模式。改革开放
初,电影仍然是具有强烈思想性的艺术门类,在反思“文革”、思想解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影甚至成为表达思想情感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文
艺形式,出现了伤痕电影、反思电影、改革电影和寻根电影几个潮流,产生了一批当时家喻户晓的影片,如《于无声处》《庐山恋》《小花》《牧马人》
《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人生》等,推动了 80 年代文化界的人道主义觉醒与思想解放。
从感人的故事到深刻的故事
——电影作为价值思考的艺术……………………………………… 李文堂 / 001
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当为时代新人塑形……………………………… 周由强 / 0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新文艺管理机制……………… 祁述裕 / 019
以情动人:现实主义创作的真实性与价值引领 ………………… 王 纯 / 027
五维视角:透视中国电影价值观 …………………………………… 段炳德 / 033
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经验、价值与优势…………………………… 支菲娜 / 041
新时代的国家影像呈现:“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与时代使命… 李媛媛 / 047
话语体系建设与电影跨文化传播………………………… 饶曙光 王士霖 / 056
东亚地区的非遗电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 梁君健 张晓妍 / 077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体多元”问题与共同体意识的形塑 …… 慕 玲 / 085
神话系统、哲学阐释与未来连接
——国产科幻电影的价值体系建构与路径探讨…………………… 雍文昴 / 102
《紧急救援》:中国电影类型的拓展与价值观传达 ……… 康 宁 赵梦月 / 110
当代动画电影创作文化导向及价值建构…………………………… 尹 冰 / 118
现实镜像中的价值引领、行动示范与文化建构
——四部典型中印教育题材电影比较观察………………………… 张 倩 / 125
网络电影的“筑梦空间”…………………………………………… 彭 宽 / 137
网络电影:转型升级与价值导引 ………………………… 慕 玲 张新阳 / 147
后奥运时代国产精品电影的价值建构……………………………… 陈 思 / 159
“后疫情”时期的电影产业变革与价值引领 …………… 张新阳 马月红 / 171
跨文化视阈下电影国际传播的题材选择与译制策略……………… 李 宇 / 181
基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中西方电影比较…… 慕 玲 / 191
作为电影文化再创作的少数民族电影译配刍议:以云南省为例 … 普泽南 / 199
电影教育与学生群体价值观塑造:影像方式与实施路径 ………… 曲垠姣 / 207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